正文 第一卷_三、红衣主教大人(第2/3页)巴黎圣母院
边总是簇拥着一群主教和修道院院长,他们出身名门,个个风流倜傥,放荡不羁,有时大摆筵席,大吃大喝。圣日耳曼-奥塞尔教堂的信女们晚上从波旁府经过,不止一次地看见窗口灯火辉煌,听见白天给她们吟诵经文的嗓门在觥筹交错声中唱着十二世教皇伯努瓦的饮酒歌:“像教皇那样畅饮”(就是这个伯努瓦,给教皇的冠冕加上了第三重冠)。这些正直的信女看到这般情景极为愤慨。
也许正因为他深得人心,他进场时,群众才没有给他难堪,虽然刚才他们还愤愤不平,而且这天要选出一名教皇——丑八怪王,并不打算对什么红衣主教表示尊敬。好在巴黎人很少记仇,再说,他们已自作主张,不等红衣主教到来就让演出开始,这便长了市民的志气,灭了红衣主教的威风,也就心满意足了。况且,波旁红衣主教大人还是个美男子,有一件非常漂亮的大红袍,穿在身上很得体,就是说,他赢得了在场所有妇女的好感,因而也就赢得了一大半听众的好感。一位脸长得那样漂亮、大红袍穿得那样合身的红衣主教,因为耽误了大家看戏而受到嘲骂,那未免太不公正、太没情趣了。
他进来了,以大人物对民众固有的微笑向观众致意,若有所思地款步走向天鹅绒座椅。他的随从,按今天的称呼,他的参谋部人员,也就是那些主教和修道院院长,也跟着上了看台,使得大厅里的观众更加喧哗,更加好奇。大家指指点点,呼名道姓,争先恐后地显示自己至少认识他们中间的一个。有的说,那是马赛的主教大人,要是我没记错,名叫阿洛代;有的说,那是圣德尼教堂教务会的首席司铎;还有的说,那是罗贝尔·德·雷斯皮纳斯,圣日耳曼-德-佩修道院院长,路易十一一位情妇的兄弟,是个放荡不羁的家伙……许多名字都说走了样,听上去怪腔怪调。至于那些大学生,他们口出粗言,骂骂咧咧。今天是愚人节,是他们的节日——他们纵情狂欢的日子,是法院书记员和大学学生一年一度狂饮的日子。这一天,任何坏事都可以做,而且都是神圣的。况且,人群里还有不少痴痴癫癫的荡妇,像西蒙娜·卡特勒利弗尔、阿涅斯·加迪内、罗比娜·皮埃德布等。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又有这帮教士和娼妇们做伴,至少可以随心所欲地骂几句,稍微亵渎一下上帝的名字吧。于是他们抓住时机恣意妄为了。在一片嘈杂声中,他们的喧闹尤为突出。他们亵渎神明,粗言秽语,不堪入耳。这也难怪,因为惧怕圣路易发明的热烙铁,大学生们一年到头咬紧牙关,不敢说话,今天终于能放松舌头张开嘴巴了。可怜的圣路易!这些人在他的司法宫里为所欲为,这对他是多大的嘲弄啊!他们各自从刚进入看台的人中间选一个对象,肆意攻击,有的选黑袍,有的选灰袍,有的选白袍,有的选紫袍。至于磨坊的约翰,作为副主教的弟弟,他大胆地抨击穿红袍的人,放肆地看着红衣主教,用拉丁语大唱:浸透美酒的袍子!
所有这些细节,我们全盘告知读者,是因为当时大厅里喧哗声盖过了学生们的咒骂声,看台上的人根本听不见。红衣主教即使听见了也不会生气,因为这是一种风俗习惯。何况,他还有别的心事。从他忧心忡忡的脸上可以看出,他所担心的是佛兰德使臣。他们几乎和他同时步入看台。
倒不是他在政治上深谋远虑,担心他的表妹玛格丽特·德·勃艮第公主和他的表弟*王位继承人查理殿下的婚事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奥地利公爵和法兰西国王之间这种涂脂抹粉的亲善关系能够维持多久,英王对于法王鄙视英国公主这件事将抱什么态度,对这些他并不关心,每晚照样畅饮夏约王家美酒。哪里料到就是这种王家佳酿——路易十一拿出几瓶(当然是由库瓦克蒂埃医生做手脚掺进了其他成分后),友好地送给爱德华四世——竟在某天早晨帮助路易十一摆脱了这位英国国王。奥地利公爵极其尊贵的使臣团没有这类事情让红衣主教操心,但却在其他方面让他心绪不宁。这一点,我们在本书开头就提到过了。他,堂堂的查理·德·波旁,却要热情招待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市民;他,堂堂的红衣主教,却要热情欢迎这些乡镇小官吏;他,堂堂的法国人,快活的席上客,却要热情款待这些喝啤酒的佛兰德人,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这实在叫他不堪忍受。为了让国王高兴,他多少次装模作样,强扮笑脸。毫无疑问,今天是最乏味的一次。
这时,门官用响亮的声音通报:“奥地利公爵的特使先生们驾到!”红衣主教以世上最优雅的姿态(他在这方面训练有素)把脸转向门口。不用说,全场观众也都把脸转了过去。
只见马克西米连大公的四十八位特使步入大厅,神态庄严,与红衣主教查理·德·波旁的随行教士欢快的神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为首的是尊敬的神甫,圣伯廷修道院院长,金羊毛修会主事约翰和都比领主,根特最高法官雅克·德·果瓦。大厅里顿时安静下来,偶尔传出低低的笑声,因为每个来宾都一本正经地向门官自报姓名和身份,门官再把他们稀奇古怪的姓名和微不足道的头衔乱七八糟地一一通报给全场观众,传到众人耳朵里已变得残缺不全、面目全非了。他们是:卢文市法官洛瓦·罗洛夫先生,布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