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嬴政:我儿赵玄,就是如此出色(第5/6页)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


    “只待坚守下去,等到齐楚燕三国联军来到,我大赵就能击溃秦军。”郭开当即开口说道。

    “此举万万不可。”

    “李牧将军二十万边军乃是防范异族匈奴的,一旦撤军,匈奴恐怕会长驱直入。”

    “廉颇将军如今也在晋阳与桓漪相抗,如若撤军回援,桓漪必率秦军逐步逼近,如此我大赵必会陷入重围,更加危矣。”

    一个赵国臣子站起来,神情大变的启奏道。

    “陈大人,如若不让李牧和廉颇率军回援,你告诉本相该如何是好?”

    “曲阳乃是我都城门户,曲阳大军已溃,都城不过寥寥数万禁卫军,如何能够抵挡秦军?”郭开转过头,对着那个反对之人喝道。

    “这...”

    被郭开一怼,这个出声反对的朝臣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大王。”

    “如今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只有让廉颇和李牧两位将军火速率军回援都城,或许才能够坚守到齐楚燕三国援军来到的时间,否则,我大赵危矣。”郭开大声的启奏道。

    “臣等附议。”

    “请大王下诏,命廉颇和李牧两位将军火速回援都城。”

    朝堂上的众多朝臣纷纷附和道。

    “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丞相,速速拟诏命廉颇和李牧驰援都城。“

    “至于边境之患,远远比不过国破之危,等到击溃了秦军,一切尚可。”赵偃也是一脸慌色的道。

    此刻赵国朝堂的一幕如果被嬴政知道了,必然会大笑。

    对于郭开启奏。

    也必然会大加赞誉。

    而赵玄如若知道了,必然会高呼:“郭开,郭相,你无愧于大秦战神呼。”

    此举。

    赵偃一道王诏。

    廉颇撤军,他花费时间构建的防线将立刻奔溃,大秦函谷大营将无阻突进。

    李牧的边军乃是赵国防范匈奴之重,境外异族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一旦撤兵,赵国代地的百姓将有可能被异族所屠,赵将陷入四面战火。

    “大王圣明。”

    “如今都城安危要紧,大王安危要紧。”

    “臣必火速派人传召,并且火速命人前往齐楚燕三国求援。”

    郭开大声的说道,一幅大忠大智的样子。

    此番姿态。

    还真的有着一种要力挽狂澜般的姿态。

    赵偃也对此深信不疑。

    咸阳,秦王殿。

    百官汇聚。

    但是如今的朝堂之上,一片安宁,甚至都不知道大秦已经对赵国动兵了。

    “大王。”

    “魏地蒙毅大人接连于关中调拨粮草,还有府库所存铜铁也都调拨至魏地,是否,我大秦又要启战事了?”

    王绾站起来,恭敬的看着嬴政问道。

    此话一落。

    朝堂上的百官也都纷纷看向了嬴政。

    “算算时间。”

    “如若魏地动兵。”

    “赵玄的战报应该也要传回了。”

    对于王绾的询问,嬴政却缓缓开口道。

    此话一落。

    朝堂群臣更是蒙上了一层诧异。

    是否动兵,难道连大王都不知道?

    “大王。”

    “安邑大营一动,则牵动赵国全境,甚至于牵动天下。”

    “只要战事起,王翦,桓漪两位将军也会伺机而动。”

    “请大王不要烦忧。”尉缭站起来,拱手抱拳笑道。

    “孤,从未烦忧。”

    嬴政笑了一声,神情平淡。

    对于自己的儿子,嬴政又怎会不放心。

    这一次让赵玄担首攻之军,目的就是为了给他创造立功之机。

    他相信赵玄不会错过这大好机会的。

    也就在满朝文武对嬴政与尉缭的交谈不解时。

    “报。”

    “安邑大营,赵玄上将军捷报。”

    “报...”

    自大殿外,远远就传来了一声激动无比的高喊声。

    “捷报?”

    嬴政神情微变,从王位上站起来,目光之中也带着一分期盼。

    其实。

    他在咸阳等的并非捷报,而是赵玄动兵的战报。

    赵玄一动,牵一发而动赵全境。

    大秦另外两个大营也会随之而动。

    “捷报?”

    “难不成赵玄真的得到了大王的授意动兵?首战告捷?”

    朝堂群臣目光也都纷纷汇聚,带着一种惊讶。

    这一切。

    他们都不知道。

    哪怕是作为当朝相邦的王绾也只是通过魏地调拨的粮草,铜铁猜测了大秦要动兵了。

    却不曾想已经动兵。

    顺着朝堂所有人的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