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转职!不好,秦始皇有危险了!!(第4/8页)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

    王翦也是一脸笑容的道。

    “若非我大秦国力支撑,三大营近百万兵力根本无法维持征战如此长的时间。”

    “此次赵亡,我大秦还需时间来恢复国力。”

    “不然也难以维持下一次出征。”桓漪沉声道。

    “如今我大秦只需担忧齐楚燕三国会不会趁着我大秦初灭赵而动兵了。”李信开口道。

    “他们没有那个胆。”

    王贲却是嘲讽的一笑。

    “这个....”

    李信想了想,也没有去反驳。

    似乎也真的是如王贲所言。

    他们没有那个胆。

    “赵国已灭。”

    “国尉准备如何布防安排?”

    王翦看着赵玄问道。

    “代地边境,防范异族的重争之地,绝不容有失。”

    “我准备让雍城大营调兵镇守,护卫北地安危,防范异族入侵。”赵玄沉声道。

    “我大秦各大营之中,也唯有骊山大营与异族打交道最多,匈奴在蒙武手中吃的亏也很多,如今我大秦全军已经普及了骑兵至宝,异族已经无法在我大秦骑兵面前猖獗了,有骊山大营镇守边境,我大秦疆域可稳。”王翦点了点头。

    “如今边境有蓝田大营十万大军驻守,我会调令骊山大营驻守边境,待得骊山大营到了代地边境,蓝田大营就可归于大营。”

    “至于赵境镇守。”

    “暂时就由王翦将军为首。”

    “函谷大营自四年前大秦攻赵起,就一直驻守于赵境布防,将士劳累,就有劳桓漪将军带大营锐士归于函谷修整。”赵玄说道。

    如今赵玄已经是大秦的国尉,掌兵权,大秦四大营都归于他调动。

    哪怕是王翦,桓漪,蒙武他们也是居于赵玄之下。

    这权柄就如同昔日的白起一样,掌大秦兵权。

    当然。

    之所以他能够被敕封于国尉,功劳只是一部分,让朝堂之上的人闭嘴,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有着大秦王族血脉,乃是大秦长公子,若非如此,他这般年轻根本不可能身居如此高位,顶多是晋爵之赏。

    但嬴政为了给予自己儿子推动,就以几个上将军还有尉缭的合力将赵玄推到了这国尉之权。

    “诺。”

    谈及军务,王翦和桓漪也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应道。

    在大秦军中。

    公私分明。

    公是公,私是私。

    哪怕是王翦父子在军中也是以官职相称,而非父子。

    “如今我得大王恩重,封为国尉,安邑大营护军都尉一职空缺。”

    “我准备向大王举荐王贲将军担任,两位上将军觉得如何?”

    赵玄笑了笑,忽然开口道。

    此话一落。

    王翦愣住了。

    王贲也愣住了。

    “国尉大人。”

    “这万万不可。”

    “王贲无那般军功可担此重任。”王贲立刻说道。

    “是啊。”

    “他的军功和资历都不够。”王翦也出声道。

    如果自己儿子登临护军都尉,的确是让他王家荣耀,但他也需避险。

    “此事就如此定了。”

    “我会向大王举荐,但成与不成,就看大王定夺了。”

    赵玄也没有理会王翦父子的推脱,直接说道。

    其实在赵玄的心底。

    虽然比较倾向于将章邯和任嚣他们推上护军都尉之职,毕竟他们是自己的死忠心腹,无论遇到任何事,他们都可以豁出一切的跟随自己,纵逆王权。

    但是。

    章邯和任嚣他们的资历根本不够,他们没有如王家和蒙家那样的背景家世,虽有军功,但不足以敕封那护军都尉之位。

    赵玄举荐上去,或许秦始皇会同意,但朝堂上的百官或许不会同意。

    而举荐王贲就不同了。

    他是王家的儿子,王家世代忠于大秦,有背景。

    就算有些人心中不愿,那或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得罪王家。

    当然。

    还有一点。

    如今王家与自己算是姻亲关系了,也算是自己人,将王贲提上去,对赵玄而言并不是坏处。

    当然。

    大营三个主将不会变,任嚣,章邯,李虎,他们是自己的死忠,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安邑大营仍然是属于自己。

    其实。

    自从赵玄在韩受封主将以来,大营的组建十之八九都是由刑徒军组成,他们对自己敬畏,对自己信服,更对自己感激。

    可以说。

    这是由赵玄亲自打造的一个大营,意义不言而喻。

    当然。

    其中最关键的还有一点。

    原本赵玄心中所想,现在这时候依靠大秦的战车,等未来秦始皇驾崩,天下崩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