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一统世界等于诸天门户,赵玄归都!(第3/5页)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
直接否决了,定然会给无数大秦臣子寒心的。
所以。
嬴政不好直接落定。
“臣以为。”
“此事由大王来说,或许有失对军功制的公允,会引起许多人诟病,但如若换一个人来说,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尉缭抬起头,笑着道。
“你的意思是…”嬴政抬起头,目光之中也带着一抹会意之色:“让玄儿来说?”
“不错。”
“我大秦内,论战功,论灭国之功,何人能够与我大秦秦武君比拟?”
“如果以秦武君之功,那足可封王了。”
“如果秦武君反对,那些人还有脸要顽抗提出分封制吗?”尉缭冷笑道。
听到尉缭的话。
嬴政原本还一脸愁容的脸上顿时浮起了笑容:“不愧是孤的谋臣,这一举,厉害。”
“他们都想着凭借他们的功劳来得到益处,封侯封王,但又有谁的功劳能够比得上玄儿?玄儿若是开口,他们还有脸?”嬴政顿时大笑起来。
“此事,看来还需在秦武君归来之前与秦武君通气一番,如此一来,方可得无疏漏。”
“只要秦武君知道了,王翦,桓漪诸位将军也会知道,论战功卓越,谁人比得上诸位上将军?”
“有他们拥立大王,谁人反对?”尉缭说道。
“此事。”
“无需知会玄儿。”嬴政却是摇了摇头。
“为何?”
尉缭一愣。
“他是孤的儿子,孤相信他不会是扶苏那般短见。”
“只要玄儿回来,根本无需孤提醒,他自然会明白,更会去驳斥那些私心臣子。”嬴政十分自信的道。
这是一个父亲对自己看重儿子的最大信任。
“臣明白。”
“臣也相信秦武君。”尉缭重重的点了点头。
目光一转。
齐地,临淄。
“启禀君上。”
“楚地刚刚传来了捷报。”
“楚国彻底覆灭,所有疆域城邑都已经为我大秦掌控。”
“大捷。”
“此次灭楚之战,我军斩敌……”
大殿内。
陈松激动的向着赵玄禀告着战果。
“恩。”
阶梯上,赵玄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太大的波澜。
灭楚,大势所趋。
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只要大军稳打稳扎,不贪功冒进,自然就不会有任何疏漏。
更何况。
灭楚出动了大秦的两个大营,有王翦和桓漪两个上将军掌军,这自然是不会再有其他的疏漏了。
历史名将,名传千古,自然是有着他们的能力的。
“传本君令。”
“让王将军和桓将军把楚地的防务调度好,将降卒收编。”
“重点布防楚地与百越接壤之地,防范百越。”
“将军务安排妥当后,就归于咸阳。”
赵玄开口说道。
“末将明白。”
“立刻拟定军令。”陈松躬身一拜,立刻退下去办了。
“君上。”
“有什么需要臣等去办的吗?”
大殿内。
蒙武和王贲恭敬问道。
李斯和韩非也抬起头看着。
如今齐地已经掌控安稳,并没有太多的大事。
“齐国四十万大军如何了?”赵玄看着两人问道。
“回君上。”
“这些大军末将并没有全部留下整编,而是择选军中青壮,将军制打散了,留下了三十万人,整编为刑徒军,与我骊山与安邑两大营混编。”
“不过,齐地安稳,齐国投降后交托安稳,并无乱象。”
“之后只需立下一个主将营十万大军镇守齐地就足以了。”蒙武开口回道。
“就如此安排吧。”
“骊山大营,镇守燕赵之地。”
“以后的军务重任也在于防范异族了。”
“至于安邑大营,镇守于韩地。”
赵玄思索了一刻,对着两将道。
“君上。”
“将大营调动至韩地,是有何深意吗?”王贲恭敬问道。
“我大秦腹地除去了五万禁卫军,还有各地的十万郡兵,已经没有其他兵力拱卫了,将安邑大营布置在韩地,如若急行军几日就可至咸阳。”
“如若真的有祸患,大军也可开赴镇压。”
赵玄淡笑了一声。
蒙武和王贲相视一眼,立刻会意。
“末将明白了。”王贲立刻应道。
“齐地政务如何了?”
赵玄又看向了韩非和李斯两人。
“回君上。”
“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政务与律法皆已经转变稳妥,已经与咸阳建立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