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秦皇历三年!(第4/6页)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


    所有禁卫军齐声应道,两个人一组,押着这些儒生,书生,向着廷尉走去。

    而这一刻。

    听到赵玄对他们的宣判,直接全族坑杀,他们也终于害怕了。

    “太子殿下饶命。”

    “全部都是陈鼎召集我们的,我们不想来,都是他逼迫的。”

    “我们都是忠于大秦的。”

    “陈鼎和那些余孽有勾结,与我们无关啊。”

    “太子殿下饶命……”

    许多儒生惊恐的求饶,但是根本没有任何的作用。

    “扶苏,看到没有。”

    “这,就是你曾经所遵循的儒家,开口闭口的忠孝礼仪,可是到头来在他们身上根本没有这些忠孝礼仪存在,他们就是大秦的祸患。”

    赵玄看向了扶苏,带着几分告诫之意。

    说上万句话,还不如一次真正的经历。

    扶苏转过身,躬身对着赵玄一拜:“皇兄之言,扶苏铭记于心。”

    今日一事。

    对于扶苏的冲击自然也是很大的。

    “我大秦的父老乡亲们。”

    “东郡,的确从天坠下了一颗天石。”

    “东郡一个村子也因为天石之故全村数百口陨灭,但那些亡国余孽不为同族之死而悲,反而拿这天石做文章,趁我朝廷还不知天石,在天石上刻下所谓亡秦预言,意图让我大秦民心紊乱。”

    “这些,孤绝不容情。”

    赵玄对着宫墙之外的百姓道。

    “誓死效忠大秦。”

    “誓死维护大秦……”

    外面的百姓齐声高呼道,充满了对大秦的坚定忠诚。

    此事。

    看似十分难以解决。

    如果让这所谓亡秦预言发酵,或许会给大秦带来一些祸患,但,赵玄可不会按那些余孽的常理出牌,直接出动禁军将这些犯禁之人镇压。

    所谓流言蜚语,有着百姓们传开,自然就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只要大秦国本稳固,那些流言蜚语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东宫。

    “殿下。”

    “不知召臣前来有何吩咐?”

    李斯躬身对着赵玄一拜。

    “廷尉加大对余孽的搜捕,并昭告天下百姓,发现余孽踪迹,提供情报者,最低赐十金,最高赐百金。”

    “一旦发现余孽,廷尉可与郡兵配合动兵。”

    “孤,要让这天下无那些余孽的存身之地。”赵玄冷冷的说道。

    “臣领诏。”

    “定会让那些余孽无法在我大秦存身。”李斯躬身一拜,直接领命。

    “陈松。”

    “传诏谕去相府,全力施行国策,大秦诸卿全力配合。”

    “半年之后。”

    “孤要看到大秦国策大成,完成真正一统。”

    赵玄又威声说道。

    “臣领命。”陈松躬身一拜,立刻退了下去。

    看着这偌大的东宫大殿,赵玄脸上带着沉思:“国运之魂,运朝之本,只待国策大成,大秦炎黄凝一,便是我立大秦运朝之时,而那时,也是真正开启大秦修炼之世的时刻。”

    在赵玄的期望之中。

    时间逐渐流逝。

    犯禁的儒生,书生。

    被廷尉查出了全族之后,全部被擒,然后于咸阳之外,一缕坑杀,所牵扯的超过了数万人。

    但为了大秦国本,他们死不足惜。

    而他们的死也极大震慑到了藏身于大秦疆域的余孽,还有那些有心人。

    秦皇历三年。

    这是自中原一统,炎黄凝一,嬴政称始皇帝后所定下下的年号。

    大秦一统,山河归一。

    大秦的政务虽然繁忙,在嬴政,赵玄父子掌国处政下,还有大秦朝臣全力以待推行国策下,一切都有条不紊。

    而那些亡国余孽在赵玄加大力度的搜捕,民间百姓在重赏之下也是选择了检举,最终他们也被彻底压下去了,就算还有一些阿猫阿狗,也抬不起头来了。

    秦王殿!

    一如既往。

    乃是大秦最威严之地,大秦的一切政令都出自这大殿内。

    “山呼。”

    曹宁一声大喝声,响彻朝堂。

    “臣等参见始皇帝。”

    “大秦万年,始皇帝万年。”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大秦万年,太子殿下万年。”

    大殿之上,满朝文武捧着朝笏,向着王位上的嬴政,阶梯上的赵玄参拜。

    “诸卿平身。”

    嬴政微微一笑,一抬手。

    “谢始皇帝。”

    “谢太子殿下。”

    如同往常朝会,礼毕之后,群臣归于坐席。

    今日的朝堂之上。

    文武齐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