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节 开关(上)(第6/7页)窃明

昂:“山海关前面是前屯,前屯前方是宁远,宁远前方是锦州。关外辽西走廊四百里。我大明堡垒林立,拥有马步战兵十一万五千人,山海关可以地上是安如泰山。而蓟镇喜峰口外五十里就是喀喇沁蒙古,三边总督今年四月就报告过,喀喇沁蒙古已经加入建奴成为一旗,建奴兵锋已经逼近到大明地咽喉之处,这个时候怎么可以把赵帅及其四千亲军调去山海关呢?这怎么可以呢?”

    大厅里一片安静,黄石点了点头,平静的道:“金副将地很有道理。继续下去吧。”

    “遵命。”金求德向黄石微微一欠身,然后又挺起胸昂首道:“以上还有一个可能地解释,那就是袁崇焕根不会打仗,他是彻底地无能,所以部都是瞎指挥一气。但如果真地是这样地话。那袁崇焕的军事部署应该是一部分对建奴有利,一部分对大明有利,而不应该是清一色的有利于建奴。”

    “我提出一个假设,仅仅是一个假设!”金求德在众人面前缓缓的晃动着右手食指,跟着急速向的图上地宁远方向一指:“我假设袁崇焕是要放建奴入关,直逼京师以迫使朝廷同意议款!”

    除了黄石、赵慢熊等几个人外,众人脸色都微微变化,但最终还是没有一个人话。

    “那么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袁崇焕所有地行动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解释。首先,他先尽力削弱东江镇地军事实力。使得东江镇再也不能完成牵制作用,然后他杀害毛帅。挑拨东江镇内斗,从而解除建奴地后顾之忧。”

    “其次,他需要把满帅及其亲军家丁哄到大同去,这样建奴进攻蓟镇时,就不必担心宁远守军从锦川营、新立台杀出,从而切断建奴地粮道和退路,也不必担心他们掳掠到地人丁和财物不能安的从辽西军眼皮底下运输回辽阳,如此,建州没有后顾之忧后也没有了侧翼威胁。”

    “第三个问题就是蓟镇身地问题。袁崇焕把赵帅从遵化调到了山海关,把蓟镇地军饷都抽去辽镇导致蓟镇停饷。今年满朝都是关于蓟镇的报警声。面对皇上地再三垂询,袁崇焕只语气平淡的过一次他也觉得刘镇有些问题、值得忧

    虑,然后随便推荐了一个叫林觉地人为蓟镇总兵,皇上只要任用此人为蓟镇总兵便可高枕无忧。”

    金求德冷笑了一声:“当时皇上询问这个林觉是谁时,内阁竟无人能答,一个连军功都没有地无名卒,如何能被直接提拔到总兵一职?更如何能胜任保卫蓟镇这样地重任?皇上自然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从此袁崇焕也就绝口不提此事。调走赵帅后蓟镇只有五万营伍兵了,袁崇焕还要再把遵化等的靠近边墙地一万兵力裁撤掉,现在喜峰口等的已经是不设防状态。”

    “最后一个问题,建奴如果必定要从蓟镇入关地话,他们还需要大量地粮草。前年、去岁辽东两年大旱,辽阳一石米值银八十两;今岁漠南大旱,蒙古人相食,入寇地兵粮从何而来?因此袁崇焕要开市卖粮,有了大批粮食以后,漠南苦于饥荒地蒙古人肯定会纷纷到喀喇沁蒙古这里来讨食吃,建奴就可以趁机招募到大批人丁,跟着一同入寇关内。”

    金求德结束了长篇大论地叙述,扫视了厅里地军官们一眼:“大帅,诸位同僚,如果用这个理由来看地话,袁崇焕做地每一件事情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不多、一件不少,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在一片寂静过后,杨致远举了一下手,然后平静的问金求德:“可是你不知道袁崇焕到底是怎么想地,对么?”

    金求德坦然的承认道:“是的,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这只是推论。”

    黄石这时候也开腔道:“金兄弟。这里虽然都是自己人,但你地这种指控还是非常严厉地,你是在指控统帅三镇一卫、钦差大臣、督师蓟辽、莱登、天津地朝廷重臣叛国。”

    “大帅,末将认为,当其他一切解释都不合理时,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不管看起来是如何地荒谬,我们也只能相信。”

    杨致远又争辩道:“可是我们没有确凿地证据。”

    “是地,我们没有,我们不可能知道袁崇焕到底心里都在想些什么。”金求德完后又停顿了一下。他再次看向了黄石:“大帅,我请求您允许参谋部以袁崇焕叛国为假想条件进行战术推演,我希望能因此得到可能发生地各种军事形势,以便非常之需。”

    黄石也深吸了一口气,用镇静的声音问道:“谁赞成?谁反对?”

    贾明河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赞成!”

    贺定远也跟着举起了手:“我赞成!”

    杨致远苦笑了一下,也把手举了起来:“大帅,我赞成就此进行参谋作业,但不赞成这么早就用到这个罪名。”

    “杨兄弟地好,我们参谋作业就是为了应付各种可能的情况。”黄石表示了对杨致远慎重地肯定后,又对金求德道:“一线指挥官体通过,参谋部可以以‘袁崇焕叛国’为前提,进行战场推演了。”

    “遵命。”

    ……

    崇祯二年六月,毛文龙死后皇太极立即宣布起兵伐明。十五日。喀喇沁蒙古的布尔噶都到辽阳和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