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六十一节 重任(上)(第4/6页)窃明

一开始拟定的作战计划是在大沽口登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京师入卫,将后金军击退。

    但黄石最后却下令军队直趋山海关而不是大沽口,他打算走抚平、永宁、迁安线,首先封闭住喜峰口再。黄石认为一旦发现自己的蛇旗。皇太极地战略目标肯定会立刻转为如何把部队平安带出关外。那么凭借蓟门一带的地形和对手的指挥水平,黄石相信皇太极还是能把大部分军队和战利品带走的。

    所以黄石不愿意走大沽口这一条路。他希望至少能把皇太极的主力留下一半来,只要封闭了喜峰口,那么皇太极就只能选择回师一战、或是转向其他方向突围。转向其他方向突围当然很困难,这就好比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试图向西伯利亚突围去日一样。当然,以明军地战斗意志,黄石承认皇太极还是有不的可能成功突围出关。

    但这个成功必定是要建立在没有福宁军在背后紧紧追击的情况下。这次皇太极在京畿饱掠一番,带着这么多辎重在充满敌意的土地上行军,黄石相信后金主力的日行军速度不会超过二十里的。更何况福宁军的来到也会给其他的勤王军打上一针兴奋剂,他们一定会热情地开始围追堵截。所以黄石觉得皇太极没有几个月恐怕很难破边而出,而在这几个月里,他们早已经不知道被福宁军追上多少回了。

    看着来近的大陆,黄石充满信心地叹道:“好了,只要能封闭喜峰口,那建奴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

    “奴酋或许会抛下蒙古人和辎重,一路狂奔从宣大镇杀开边墙冲出去。”金求德在黄石背后补充了一句。他作为参谋长,这些日子可没有闲着,对战况作出了各种各样地分析。

    黄石微笑着道:“或许吧,但那样建奴也就完蛋了。这次他们连哄带拉地拐了一大帮蒙古人进来。就是要证明我大明不堪一击。他们不过是一个强盗联盟罢了,不要奴酋扔下蒙古人逃窜,就是抢不到东西回去,这个强盗集团都得散伙。”

    “大人得是。”

    “我不打算去京师,还因为我担心我们反倒会给袁狗官帮忙。”黄石深知崇祯对袁崇焕地信任是非理性的。历史上袁崇焕干了这么一堆事情出来,事后大明朝野几乎没有一个人替他好话,孙承宗并没有确定袁崇焕是蓄谋叛国。但也认为袁是个超级军事白痴。

    可是崇祯却仍然信任袁崇焕,几次在朝臣面前替袁崇焕开脱。还公然宣布“平辽就是得靠袁蛮子”。要不是罪行太确凿,崇祯不定就顶住压力替袁崇焕翻案了。虽然黄石不知道袁崇焕到底都忽悠了崇祯孩些什么,但他知道即使有许多确凿无疑地罪证,崇祯仍然把惩罚降低了一等,最后赦免了袁崇焕的家人。

    “如果我在京师城下把建奴赶跑,我敢肯定皇上还会继续用袁狗官。别跟我讲什么道理,皇上就是喜欢他、就是信任他、就是要想尽千万百计地替他开脱。”对于金求德和参谋部关于准许议的担忧。黄石倒是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崇祯虽然不是个英明之主,但他的倔脾气黄石还是很清楚的。

    比较需要黄石担心地是,他选择的行军路线显然不太在乎皇帝地个人安危,看上去好似拿朝廷和皇帝做诱饵一般。金求德等人因此对黄石的选择颇有些微词,他们认为黄石的计划不是一个军事错误,但却是一个政治上的错误。

    “大帅,出于末将的职责所在。我必须要最后再一次。”福宁军的规矩就是有话随便,但命令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所以对金求德来,按照黄石的构思制定军事计划和犯上建言并不矛盾:“大帅,将来您地政敌一定会在这个问题上面竭力攻击您的,无论如何。皇上就算口上不,心里也有个疙瘩。”

    “我知道,我很清楚这一点,不过京畿搞成这个样子,不是我的错,我问心无愧。”黄石知道这次会有很多百姓被掳出关去,夫妻骨肉分离,从此任人奴役:“但如果我明知能救下至少几万人的性命,却因为个人的荣辱得失而不去做的话,那我以后晚上一定会做噩梦的。”

    除了这方面的原因外。黄石还有军事上地考虑:“如果让建奴安然退出关外。而且还带回丰厚的战利品的话,那西虏恐怕也会眼红得很了。”黄石不打算让皇太极有机会建立起一个巩固的军事同盟来。如果皇太极成功地收买了蒙古,那后金就再也不是一个旦夕可灭的型叛乱。

    更何况黄石一旦回到北方来指挥作战,那部队的军饷和粮食就又得依靠朝廷供给,而且朝廷也绝对不会让黄石一家独大,肯定会安排一些友军……多半就是关宁军来和他共事。

    “嗯,让东林党负责长期地、也可能是几年征战的后勤,然后和辽西军并肩作战,去深入大漠和洪太这样的人打长期战争。”还有一个更大的担忧黄石不好出口,那就是坐在帝国宝座上的尧舜之君崇祯,他的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也是黄石要面对的巨大威胁。

    想到自己手里的这把烂牌,就算黄石有两、三万嫡系精锐也不是很保险的工作。他苦笑了一下:“这可真是面的考验啊,马有失蹄、人有失手,要是不心被洪太再次破口大掠,我就没活路了。”

    金求德见黄石决心已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