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六十一节 重任(上)(第6/6页)窃明

宁军也跟着一起去抢,完没有保护京畿百姓地意思。而今天莽古尔泰引两千骑兵一冲,关宁铁骑就四散逃走了,好多关宁军士兵一直跑到北京护城河下,跳进河里就往城墙边上游,气得城墙上地北京百姓直用砖石砸他们。

    驻守在广渠门外京营地部队也同样报告,广渠门外的关宁铁骑一触即溃。似乎根没有和后金军交锋就跑了,但京营自称主动出击,抵挡住了后金军的攻势并将其击退。

    在德胜门和广渠门之间的监督文官报告,后金军和宣大军交战时,关宁铁骑站在一边看着。

    ……

    陆续的报告接连不断地传来,崇祯皇帝的脸色也变得来阴沉。袁崇焕在兰台奏对时曾经跟皇帝过,他担心背后会有“人”构陷,所以长久以来。无论是擅杀毛文龙、卖后金军粮、还是蓟镇破口、纵敌通过蓟门天险,崇祯皇帝一次次总是原谅了袁崇焕。

    直到袁崇焕赶到北京城外后,除了不让关宁军入城外,崇祯天子还是尽力安抚,赏赐给袁崇焕金币、华服,但现在崇祯实在有点坐不住了。他喃喃自语道:“总不会京师地文武、中官,个个都要诬陷蓟辽督师吧?”

    不过崇祯虽然怀疑,但最后还是忍住没有发作:“朕要效法先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等崇祯刚刚把怒火压下来以后,袁崇焕自己的奏报也就送入了京师。在这份奏章里袁崇焕罕见的第一次不提胜负,只是他请求移营,搬到更靠后面的地方去扎营。

    “万岁爷,关宁军在广渠门外的大营被建奴烧了。”

    身边太监的低声轻语传入耳中后,崇祯拿着奏章的手也忍不住哆嗦起来了。脸上也是一阵青、一阵白。大殿里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到。

    程直和周文郁两人后来都著书为袁崇焕鸣冤。

    程直大书特书北京人没有亲眼看见过的宁远和宁锦之战,但对广渠门外发生地事情则仅仅一笔带过。仿佛根不值得一提。

    周文郁则承认关宁铁骑一上来就跑光了,但周文郁坚称袁崇焕和他都没跑,他们带着一百兵马奋力厮杀,最后两千多后金兵退去也是被他们打退的。

    周文郁还绘声绘色地描述,袁崇焕身先士卒,身上下被弓箭射得有如刺猬一般,不过幸亏袁崇焕身上穿的甲厚,所以连油皮也没有擦破一丝。周文郁还,后金士兵的钢刀都险些劈到了袁崇焕的脖子上,也只是恰好被卫士拼死挡开,在这样的危机关头,袁督师仍骑在马上大呼酣战……哦,是在袁督师人被弓箭射得像刺猬一样地时候,胯下的坐骑还能活蹦乱跳地驮着袁崇焕大呼酣战,把后金军杀了个大败。

    可惜周文郁的书在这一时刻还没有写好,多疑的崇祯皇帝终于对袁崇焕开始起疑心了,他又来回走动了几步,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住用人不疑的原则了:“嗯,看起来最好是宣蓟辽督师入城,由朕亲自问个明白才好。”

    崇祯皇帝刚刚打定了主意,外面就传来太监的通报声:“都督满桂,求见万岁爷。”

    很快满桂就身浴血地冲了进来,手里还握着五根羽箭。满桂看也不看两边的内阁还有孙承宗一眼,一头就扎到了崇祯的脚前:“皇上,袁督师要射死微臣!”

    ……

    满桂指挥宣大军和后金军激战一天不敌,于是就退向关宁军的方向,不想对方就是一片铺天盖地的箭雨飞来,杀害了众多宣大军士卒,满桂也中了五箭。满桂地甲显然没有袁崇焕身上地甲好,所以他虽然远远没有被射成一个大刺猬,身上却已经开了大血口子。

    满桂解开衣甲给皇帝和阁臣们展示过伤口后,崇祯也彻底傻眼了,他有些手足无措地问阁臣:“众卿家可有什么见解?”

    满桂一听就又在下面嚷嚷起来:“皇上,袁督师这是存心要射死微臣啊,他已经害了毛帅和赵帅了,现在就轮到我了。”

    孙承宗和几个阁臣此时也已经傻眼了。自大明开国以来,袁崇焕已经干下了太多惊世骇俗的事情,上次是擅杀钦差大臣、一品节将,这次竟然被总兵官当殿控告谋杀,实在是闻所未闻:“圣上,臣以为,还是让蓟辽督师来和满帅对质吧。”

    十一月二十三日,崇祯把袁崇焕招来和满桂当着内阁地面对质,袁崇焕不能答,多疑的崇祯皇帝终于爆发了,让左右锦衣卫把袁崇焕下诏狱,“朕以东事付袁崇焕,乃胡骑狂逞,崇焕身任督师,不先行侦防,致深入内地。虽兼程赴援,又箝制将士,坐视in掠,功罪难掩,暂解听勘!”

    这段话崇祯皇帝自己感觉挺满意,里面既夸奖了袁崇焕的功劳,也没有给他定下什么莫须有的罪名,最后也明这个解任是暂时的,等问题清楚了还是会让他复职的。不过崇祯自我感觉良好还不到一个时辰,一个中官就急匆匆地赶来报告:

    “万岁爷,祖大寿一回营就煽动士兵哗变,旗牌官周文郁则劫持了督师宝剑、印信私逃,现在关宁军他们已经反出京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