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八章,老人家的感慨(第3/4页)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目光看向远处,路边的树下,小草野蛮生长,但依稀还可以看到更远处一些地方,有沙漠的影子。
在沙漠上建立一个小城,而且还是充满绿色的小城,实在无法想象,人力是如何做到的呢?
“领导,要不先停车?我带您去看一个秘密。”
“好!”
于是汽车停了下来,周济民带着老人家来到路边。
警卫员也下车,分布四周,警戒着一切。
路边,周济民扒开杂草,然后搬开一块石头,露出里面的暗道,清凉的水缓缓流动。
“领导,这就是一条暗河,我把它利用了起来,所以附近的植物,才会如此茂盛……”
说着,他就忽悠了起来。
毕竟他是从六一年开始,就来到了大西北沙漠这边。
尽管一开始就是在六二小镇那边做科研项目,但他在六二小镇搞出来的大动作,也不小啊。
因此,他想办法找到地下暗河,造出一座六四小城,也能解释得过去。
毕竟在沙漠里,只要有了水源,那么其他一切都不在是大问题。
“这条暗河,水量有多少?”
老人家示意警卫员拿来工具,勺了一些水上来,还别说,不算很冷呢。
现在是冬季,沙漠这边的气温也是零下七八度呢,冷得很。
“水量的话,很难说清楚,春夏的时候,水量是很足的…….”
周济民只是简单阐述了一下情况,暗河里的水,其实大部分都是从昆仑山那边流下来的雪水。
这个季节,肯定不是雪水,而是真的地下河水。
“这样的暗河,多吗?”
“不多,总共就两条,其实还有一条暗河的,但我找到的时候,已经干枯了,用不了。另外一条暗河的水,也用不了,因为很咸,跟海水差不多,所以可以使用的暗河水,就只有这一条。”
这话倒是不假,当初周济民找的时候,还真只发现了这么一条可用的暗河。
而眼前这条暗河里面的水,已经被他扩充过了,里面的蓄水量,其实很大的。
要不然,在这个季节,估计暗河都干枯了。
了解过地下暗河之后,老人家感慨万千地拍了拍周济民的肩膀,千言万语化作三个字:辛苦了!
他可以想象得到,周济民在其中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从六一年到现在,已经过去快五年的时间了。
如果是其他人,估计能找到地下暗河,培养出一片小绿洲,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但是周济民这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不一样,估计是利用了科技力量,要不然,六四小城不可能如此快速地建立起来。
就像眼前这条笔直的公路一样,十几公里的长宽,具体的怎么铺设建造的,没人知道。
看周济民的表情,估计也是打算将这个秘密深藏起来,不会对外公开了。
除了公路,还有远处的那些植被,这些都是六四小城存在的基础。
“难怪你一直喊我过来这里走走看看,我现在明白了,辛苦你了。”
看到老人家的表情,周济民心知对方误会了。
不过,这个误会来得很及时,他也没有解释的意思和必要。
总不能告诉老人家,这一切其实都是空间的功劳吧?
脑子进水了,都不敢这么干呢,何况他脑子清醒得很。
重新回到小巴车上,继续往前面行驶。
没过多久,终于来到了小城内。
小城内的建筑是多重风格糅合在一起,四合院、小别墅、欧式风格、地中海建筑等等,有一种凌乱的狂野之美。
街道很宽敞,树木更是占据了大部分,阻挡了一些视线。
穿过南城,车队很快就来到了中央广场这边,音乐广场近在眼前。
之前还有不少人聚集在广场这边看喷泉,现在已经看不到人了。
外面太冷了,没谁会傻乎乎地吹着冷风看喷泉。
不过,广场上并不是没人,而是站满了一排排的士兵,三百多名大头兵,全都在这里了。
刚到机场的时候,周济民就通知了王平安他们,只是没让他们过来接机而已。
因为他清楚老人家不喜欢这些形式主义,何况警卫员来了这么多人,会开车的人有不少呢。
接下来的环节,周济民并没有参与,而是站一旁,把舞台交给了王平安、王常武他们了。
简单的欢迎仪式过后,王平安等人都被老人家训斥了一顿,表示这么冷的天,让士兵们出来站着吹冷风,冻感冒了怎么办?
尽管王平安他们解释,士兵们都穿了厚厚的军大衣,不冷。
可还是被骂得更狠了。
作为始作俑者,周济民就憋着笑,不说话,不参与。
眼下也临近中午了,于是一行人在王常武和王平安两人的引路下,前往食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