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通信(第1/2页)闺门秀

    赵起了疑心,又不好直接去问高桢,正好有蒋雯这个深知宫闱八卦的朋友在,她索『性』就向蒋雯打听了。更新当然,她不可能直接对蒋雯我想知道皇后在搞什么鬼,就把她与方仁珠之间的通信模式告诉了蒋雯,把后者也发展成了笔友。

    高『门』大户的千金要出个『门』不容易,但『女』孩儿之间通通信,却是没问题的。

    蒋雯平日在家也是寂寞。从前她还会时常随长辈进宫,陪一下太后,讨讨她老人家的欢心。但如今皇后对蒋家『女』的戒备上来了,太后虽然生气,但也没打算跟儿媳『妇』对着干毕竟她又不是真的打算让娘家辈入宫为妃,何必为了些莫须有的误会跟皇后闹翻呢?所以她就嘱咐娘家人,少把未婚的『女』孩儿带进宫来了连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娃娃都不带,省得皇后又疑心蒋家看上了皇子妃的名头,如果真要带,那也得避开皇帝、皇后与皇子们到慈宁宫来的时间。

    正因为这个原因,蒋雯近来多了许多空闲时间。她长年随父母在外,跟家族中的堂姐妹与侄『女』们都不太亲近,大家子内部勾心斗角斗气的事情也多,她懒得理会,自然就无聊了。

    赵的提议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她总算有了个消遣的方式了。有时候她会『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去写一封信,跟赵吐嘈家里的事。由于赵每次都会派柳绿去蒋家,丫头可以直接进蒋雯的闺房送信,然后陪在一旁看着蒋雯读完信后回复,直接拿着信走人。蒋家任何一位长辈都不会没有眼『色』地跟赵家的丫头“让我先瞧瞧信里写的是什么”,所以信件的保密『性』十分可靠,蒋雯自然也就放心大胆地在信里写一些平日不会在外人面前提起的话了。

    当然,她也不至于整天在信里宫闱秘闻,大部分时间谈论的都是她在家里生活上的事。侄『女』们拌嘴牵连到她身上啦,堂姐看中了赵送她的料子想要讨走一半啦,伯娘婶娘们总想在祖母面前压着她母亲的风头,结果反而出丑啦,晚饭某个菜『色』太软又太咸,但因为祖母喜欢所以她必须跟着吃还要违心夸美味啦……诸如此类的。都是『鸡』『毛』蒜皮。赵一边安慰,一边些自己的事情作为回报,一般都是她在管家时遇到的麻烦和解决办法,偶尔也会有下人之间的八卦。

    蒋雯倒是很爱看这些。她深受父母宠爱,平日无忧无虑的。虽然也曾跟着母亲学些管家手段,但并没有真正下手管过,自然比不得赵经验丰富。有时候她看到妙处,还会拿去跟母亲讨论。蒋四太太就会趁机指点『女』儿一番。蒋雯跟赵通信,竟还有这个好处,蒋四太太惊喜之余,就更加赞成两人之间的『交』往了。

    有了母亲撑腰,蒋雯在写信时发大胆起来。赵终于可以看到一些与太后有关的道消息。比如太后对皇后来不满了。皇后表面上依然做足贤媳的分,当着外命『妇』的面也表现得非常孝顺端庄,但从前总会亲自为太后挑选换季新衣、亲自过问太后日常饮食起居的皇后。如今把这一切事情都『交』给了内务府,只专心照看自己和两儿一『女』。虽然内务府送到慈宁宫的东西依然是上好的,但有没有用心,太后可以感觉得出来,太妃太嫔们也能感觉出来。皇后如今是太后唯一存世的儿媳,在贴心方面。居然还不如宗室里的侄媳『妇』,这让太后很没有面子。更让太后觉得不满的是。皇后不止一次用皇子们功课繁忙为借口,削减儿子们见太后的时间和次数。太后已经向皇帝抱怨过了。

    赵看着这些消息。有些不明白皇后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如此明目张胆地得罪婆婆,她又能得什么好呢?如果太后确实有意在儿子身边『插』人,也就算了,可现在太后没有这么做。听蒋雯的意思,蒋家也暂时没有这个打算。皇后难不成是仗着所有皇嗣都是自己所出,所以不在乎婆婆的面子了?那皇帝又是怎么看的呢?

    赵更想知道,皇后对高桢又是什么看法。

    如此过了十来天,赵与蒋雯几乎每天都通信,她得到的消息也来多,终于有涉及到广平王府的了。根据她的归纳总结,情况大致是这样:

    第一,宫中两宫不和,原因是皇后认为太后偏心广平王世子,夸奖得太多,对待两位皇子却没有那么亲切。而有人过去曾在皇帝成为太子前,到太后面前建议皇帝立广平王世子为储,太后与广平王当时都反对,现在那人又再凑到太后面前奉承,皇后认为太后也许想要重提旧事,因此心中更加不满。

    第二,皇帝刚刚换了两位皇子的师傅,原因是皇后对他们夸奖广平王世子,却挑剔皇长子而有所不满。此事引起了朝中几位重臣的不满。严师出高徒,师傅们对皇长子严厉些,才是真正为人师表该做的,却因此引来皇后不满,以致丢了官职,实在太过冤枉。有人认为慈母多败儿,皇帝不该因为皇后的想法而忽视皇长子的教育,也有人担心两位皇子在皇后的溺爱下,是否能成为优秀的栋梁之才。但皇帝『挺』皇后,也觉得师傅们的做法有所不妥,严格是好事,但那种话方式却有挑剔皇家手足感情的嫌疑,所以坚持换人。如今新的师傅已经上任了,不但没再在皇子们面前夸奖广平王世子,还要偶尔贬低几句,对两位皇子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