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百态上(第2/3页)重生之官路风云
是迟书记表达对牛副书记的重视嘛,孙书记你就别斤斤计较了。另外,省市两级联合调查组什么时候撤回,有没有对你们?”
孙立泉那边又埋怨了一句:“真没道理,迟书记这样做有些过份了。您来的时候,他都不去迎接。反而来了个副书记,他竟然要求县常委都去。”
嗯?
高阳这才品出孙立泉话里的含义,他的态度怎么突然变得亲热起来了?
自从上次暗示孙立泉无果后,高阳便再也没有和他有过交集,而孙立泉想来也是忌讳迟兆,也刻意的和高阳保持距离。
“高县长什么时候有时间,您上任时的接风酒我没来,请您吃顿便饭表达一下我老孙的歉意,恰好还有一些工作向您汇报一下。”听到高阳那边没有声音,孙立泉紧接着有些巴结的道,还生恐高阳不给面子。又道:“新来的政法委书记范志国和我有些来往,他久闻您大名,也想请您吃顿饭。”
“这样啊。”高阳沉吟了一下,有些摸不透孙立泉的想法,难道他不怕迟兆乒怎么突然之间对自己热情了许多。
“孙书记太客气了,我看不如这样吧”
天。”
“那就定了。”孙立泉大喜若狂。似乎生怕高阳反悔似得,连忙挂断了电话,看的坐在副驾驶上的秘书徐远清目光发直。
徐远清从孙立泉来到海山县就一直担任他的秘书,如今已有六个年头。这些年他跟随在孙立泉左右。二人之间的关系早已超了普通的领导和秘书之间的情感,如今更多的是长辈和晚辈之情。
“老板,您不是县领导班子一片混沌,不适合站队吗?怎么高县长枷,”
他的确很纳闷,身为孙立泉的贴身秘书,徐远清对他内里的矛盾看的很清。孙立泉宁愿对不起公安厅副厅长郑冠利,也不愿和高阳走的太近,这些徐远清无比清楚。
可是这才仅仅过了几个月,自家老板竟然主动投向高阳,这让他觉得非常不解。
孙立泉正沉着脸想着心事,闻言斥责道:“不该你问的就别问。”
徐远清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话。
孙立泉见他这番模样,淡淡道:“你知道政法委梁海强书记是怎么被调走的吗?是高阳一手操纵的!”
他不等徐远清露出惊讶神色,又冷笑道:“我听他曾经评价梁海强两句话,左右逢迎,当断不断,他这是在警告我啊。”
要起来,孙立泉也真是郁闷到了极点。高阳调走梁海强,很显然一方面是为了找一个妥当人把握住政法系统,另一方面则是在告诉郑冠利,你提拔的人很不给力啊,不配和我工作。
郑冠利既然能将梁海强和孙立泉介绍给高阳,自然是认为二人能够力支持他,可是如今高阳委婉的告了二人一状,郑冠利的脸面自是没处去放。
就在昨晚,孙立泉接到了郑冠利的电话,很是严厉的对他教了一番,他不顾大局、不识进退等等,总之一句话没提他不配合高阳工作的事情,但却又句句在批评他不识好歹。
省公安厅副厅长的份量,相较于孙立泉来,无异于天上地下,如此严厉的批评,如果他在不反省恐怕下一个被调走的就是他了。
梁海强倒还好,虽然立场不坚定。但还算支持高阳工作,因此此次是与新来的政法委书记范志国对调。可是如果轮到他,恐怕就不会有那么好的待遇了。
孙立泉毫不怀疑郑冠利有能量做到这一点,哪怕是纪委系统和政法系统不是一条线,但一个副厅真要铁下心来折腾他,除非他是省纪委领导面前的红人,否则根就不可能会有人保他。
也正因为此,他算是彻底明白了郑冠利对高阳的支持力度,哪儿还敢使什么么蛾子。再高阳自来到海山县以来,极少对其他常委的工作指手划脚,只是安心发展政府事业,这也让孙立泉感到这个年轻的县长比起霸道的迟兆要强许多,至少不会胡乱插手别人的势力范围。
原他还有些发愁该怎么向高阳表达出自己的诚意,但范志国的一个电话却解决了他最大的麻烦,电话里称请他代为出面邀请高阳共赴晚餐。
孙立泉用脚指头都能猜到,这是郑冠利给他的台阶,在常委班子里混了许多年的他如果再不懂得顺驴下坡的道理,那也算是白活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打了这个电话。
却高阳放下电话时,还有些莫名其妙,孙立泉的话里表达了强烈的投靠之意,这让他很是难以理解。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那种虎躯一震。应着无数的高人,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孙立泉毫无征兆的靠拢,还有着一丝丝的警慢。轿车很快出了城向通往岭州的国道上驶去,高阳用电话拉着下巴,心中快速分析着孙立泉如此急于投靠自己的原因,却始终不得要领。
想了好一会,最终却无奈的拍了拍额头,心不管了,反正是真是假。到时候书记办公会上自然明了。
岭州和海山县国道交界处,十一辆轿车整齐的排成一排,县委书记迟兆一马当先站在汽车前,抬手遮住阳光,眺望着国道远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