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杨氏青天(第4/8页)回到明朝当王爷

    朱湘儿不相信二哥会杀人,一听父王把案子交给杨凌来审,就迫不及待地跑来,其实不过是孩子脾气,跑来向他保证二哥不可能做这种事罢了,真要她,她也拿不出什么证据。

    她见杨凌着话就走了神,对她一副带搭不理的模样,压了半天地火再也忍不住了,猛地一拍桌子道:“你想什么呢?我告诉你,大扫把,我今天来,就是告诉你,我二哥清白的很,你要是审个糊涂案,害了我二哥,就别以为郡王府能给你撑腰,我们蜀王府是不会放过你的,就是你回了京,郡主……”

    她眉毛一扬,道:“不对,到时就是公主,也会跟着进京去,阴魂不散地缠着你,整得你大扫把不得安宁!”

    进门想装淑女的郡主终于大发雌威了。对杨凌恐吓威逼了半晌。只见杨凌只是听着,也不做反驳,还当是吓住了他,这才满意地离去。

    杨凌送走了煞星,回头想想自觉好笑,忍不住哼起了顺口改的《徐九经升官记》的戏词儿:原以为,坐了钦差我就是个管官的官,又谁知这大官头上还压着官。郡王蜀王他们官告官,偏要我这官审大官,他们事管官地官,我成了夹在石头缝里一瘪官……

    大棒槌远远地一撇嘴。对旁边一个侍卫道:“不就是一个脾气挺臭地黄毛丫头吗?再俊也比不上三位夫人、成大人和阿德妮姑娘,你看把大人乐的,这都唱上了。

    蜀王的人来的挺快。蜀王府掌印大太监和按察使陆大人联袂造访,带来了蜀王的旨意。杨凌早有准备,慨然应允,一答应下来。便立即命人跟着陆大人去按察使司接收卷宗、证物,自己则带人随掌印太监回宫现场勘察,让陆政等人再次领略了这位钦差大人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

    “一共多少块玉佩?”

    “回大人,玉佩二十三枚,还有一些其他质料的腰饰。正在登记造册,和王府的册子一一对照,除了杀人现场遗落地那一块,其他的都在。”旁边的番子答道,桌上琳琅满目,摆满了各种佩玉,龟形、玉形、佛形等等。

    “我过了,二哥的佩饰很多,有父王赠地、刘夫人送的,还有大哥和我的。”

    郡主也站在朱让槿地房中,拿起一块道:“这是牛骨的,金川拓跋姐姐送给二哥的,这些式样古怪的饰物大多是二哥在各部族地好朋友送给他的,二哥喜欢游山玩水,哪里风景优美、或有古迹名胜,都会去游赏一番,各位土司那里因为和汉家风格迥异,二哥尤其喜欢去玩,和各部土司关系极好。”

    她得意洋洋地炫耀道:“可惜二哥厌恶政事,父王也不愿意交给他办,要不然以二哥的人脉,如果由他去和都掌蛮谈判,不定就不会出这么多乱子了。”

    杨凌正在看着壁上各种各样的诗词绘画,从题跋上看大多数是朱让槿自己所作,行书、草书、大篆篆梅花篆、山水画等等,还有许多事朋友赠送的,杨慎和青城狂士作品也赫然在目。

    听到郡主的话,杨凌心中忽地一动,不动声色地道:“原来二殿下不止有才学,在巴蜀之地各族之中也有这么高的人望?”

    “是呀,我大哥也是博学多才,不过为人处世一板一眼,比较木讷,更像父王多些,官员们都大哥有乃父之风,可是二哥虽然不管事情,但是在民间和其他部族里却是极受欢迎的人物呢。”

    名士博学、多才、多善交际,像青城狂士卢士杰那样的异类毕竟是少数,但是蜀地有一个特点,就是这里杂居的民族太多,而且其中许多并不安分,要做这里的统治者,就要身孚人望,既受汉人爱戴拥护,又得和其他各族关系良好,如果从这方面看,显然二殿下朱让槿比世子做的更出色。

    他还只是游山玩水间顺道接触,若是负责政务,有意为之,那么他的造诣……甚至能够动摇蜀王的威望和权力。现任的蜀王是他的父亲,自然不会忌惮这些,如果做蜀王的是他的兄长呢?政令甚至不及兄弟的一句话……

    杨凌忽想起彝族土司之子古潘瓦西和朱让槿兄弟相称,势力最大的拓跋羽的女儿好像和他还彼此爱慕……杨凌的心跳急促起来,一个不敢冒出来的念头在脑海里盘旋不去,驱之不走。

    三个嫌疑最重的人里,最不可疑的就是世子。第一,就算和堂妹发生不伦之恋的人就是他,以他的智慧轻重缓急总还分得清。没必要在即将成为蜀王地重要时刻和朱梦璃闹翻。甚至掐死她,把自己的大事搅了。第二,他是世子,没有人能威胁到他的地位,就算杀人,也没有必要陷害一个无害无碍的兄弟,找不到嫌疑人,要破案远比有一个嫌疑人更难。

    杨凌心里真正怀疑的原是那个因为身份悬殊。所以和朱梦璃不可能有任何瓜葛的武德佐骑尉唐家山。身份、地位,只有这些官员士子才会把它们当成不可逾的高山。

    一个时常寄住在蜀王府、却并非蜀王府少主人的少年女子,一定是非常寂寞和无聊地。蜀王多病四处求医、世子代父行职,到处奔波。二殿下游山玩水,不常在府中,家里的男性主人都不常在。而郡主和她的关系显然并不是十分亲密,从朱湘儿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其他的都是长辈,那么这位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