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防守反击(第2/6页)回到明朝当王爷

上在皇城的安,但是威国公他在这个任上办了多少大事?再内厂?厂卫再如何了得,都是皇上的内廷组织。任他权势熏天。也干涉不了朝政,也无权干涉朝政。但是威国公做了内厂厂督,能凌驾两厂一卫之上,与六部九卿抗衡,直接干预朝政,自成一个衙门,你威国公什么时候做过一个朝中正儿八经的官员了?可他地权力了么?”

    王守仁道:“威国公的权,就是他这个人。如果他去东厂,那么凌驾于三厂一卫地便是东厂。他去西厂。凌驾于三厂一卫地便是西厂。他能点铁成金。自然也能点金成铁。我很怀疑威国公爷交给刘谨的。是一堆什么破烂儿。”

    杨一清若有所悟。

    王守仁又道:“大人,您还看不出来吗?当今皇上的绝对信任。就是威国公争夺权力的资,他立下的赫赫战功和政绩,就是他驾驭权势的资,有这两个条件。他就可以随时带兵出城。也可以守城遣兵,还可以丢下兵和城,告假还乡。现在威国公收起了锋利的虎爪,兴致勃勃地去扮守门狮子了,可如果真的有人把他当成一个石头做的摆设。大摇大摆地在他旁边进进出。那……什么时候露出噬人的牙齿。就看他地心情了”。

    杨一清恍然。兴奋地道:“杨大人这是在扮郑庄公,养祸除奸。

    郑庄公的弟弟抬兵买马,有意造反,大臣们劝郑庄公把弟弟唤来教训一顿。让他安份点,却被郑庄公大骂一通,故意把消息透露给兄弟知道。由着他毫无硕忌地胡来。想造反的人,你劝他安份他能安份吗?只会行动的更隐秘,让人更难防范,指不定哪天就阴沟里翻船。可他还没反呢,想严惩也不成呀。郑庄公做的够绝、不但不管,而且你要收税我让你收。你要招兵我让你指。积极配合。同心协力,那真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呐。郑老二终于不负大哥地期望,顺利地誓造反了,这罪也无从赦免了,最后赔上一颗脑袋了事。

    先姑息放纵。甚至帮一把手。让对头可劲儿折腾,等他闹大发了再名正言顺地诛灭他。这种欲擒故纵的把戏。后代不断有人摹仿,杨一清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想到,自然一点就通。

    不过杨凌如果真是在用欲擒故纵计。可太冒险了点。自古至今使用此计的。都是实力远胜对方,而故意示之以弱,使此计的人,都有把握在对方众叛亲离时,一举将他制服,威国公现在还有什么实力?仅靠皇上地信任吗?可刘谨同样拥有皇上的信任,这一点上他并没有什么优势。仅仅把自己调回京去。对政局会有用么?

    对此,就是王守仁也不能完看透了,他蹙眉沉思半晌,才徐徐道:“威国公的妙计,我远在边城,实在也无法参详的透澈,我想……大人回京后,国公一定会找机会与大人会晤。面授机宜地。”

    杨一清霍然道:“伯安的不错,十有八九便是如此了。若果这么回事,那么我回京后,国公一定还会有所嘱咐。呵呵,我现在也用着急,待回京后,威国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一清二楚了“。

    杨一清心中一直对朝中局势感到忧虑。刘谨地势力根不是他能扳倒的,大学士中杨廷和跟他又一向合不来,杨一清打算一回京就立即上奏弹劫刘谨酷刑治政、命边军抽专律法,罚款充军饷搞地天怒人怨,军心不稳。不管此举成不成功。拼他个鱼死破,多少能让刘谨收敛一些。王守仁这一点醒,他才意识到如今京师形势诡异,未必是刘谨一家独大。如果杨凌真的有把握力挽狂澜,未必事不可为,不禁为之欣然。

    前方己经出现在巍然屹立的大同城池,王守仁忽想起一事,对杨一清道:“大人明日就要回京了。我正有一项建议请大人转告威国公爷。鞑子满都海皇后一直暂押在大同代王府。当初国公在大同与你我计议,来是考虑到火筛一旦与伯颜猛可翻。势力和威望尚不及伯颜,难以与其扰衡,不能达到我们令敌内扛。弱其实力的目的。这枚棋子准备在必要时押在火筛那儿。现在……”。

    杨一清会意地道:“我明白,伯颜手下大将加思布借口征伐永谢部落叛乱,率领自己的部族到了鄂尔多斯和甘肃外草原一带,奉话而不归。拥兵自重,野心勃勃。看来随着伯颜可汗的没落。鞑靼内部有实力的大将已经各起并心了。他的离开、大大削弱了伯颜可汗的实力。火筛审时度势。选择和瓦利联手后。再轻加思布叛逃。此沾彼长之下。现在火筛己足以和卞颜来场公平的决战,满都海这枚珐码不需要压在火筛地身上了,而是”””。

    杨一清微笑顿住。王守仁接道:“双权并立。灭其一则草原仍一统。现在既然有个加思布想凑热闹,那我们就不如送他一份大礼。他的实力拥兵自重还可以。但是想和火筛、伯颜争天下却不够,只耍满都海落在他手中,他就可以和起仁义之师的大旗。从火筛、伯颜两边召纳一些忠于满都海的部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对我们更加有利”。

    王守仁完,两人相视大笑。高大的城门到了。吊桥徐徐放下,王守仁道:“杨大人决不会甘心就此退出朝廷。任由刘谨作威作福的。可是他既交出了兵,又交出了城,到底要如何重新得回兵马、取城池呢?离开权力中心的日子决不可久,久则生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