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 逐鹿正当时(第4/7页)回到明朝当王爷
压时,就是患难之交,逮捕王岳、擒杀范亭,苗逵坐镇中宫,才令他没有后顾之忧。这一次处治刘瑾,苗逵也出力甚大。
张永不必了,原都是好友的八虎之中,始终和自已保持友谊、而且很有义气的就他老哥一个,这一点连谷大用都远远不如。至于戴义,那是帝陵金井漏水案地同谋,现在等于是自已的铁杆亲信,也不能伤了他的心,想至此处,杨凌也不禁为难起来。
李东阳肃然道:“国公,司礼监职权,从无明确范围。名义上司礼掌印太监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太监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劯。事实上他们的职权,可以无限地扩大。掌理章奏,照阁票批朱,就使他们成了内阁中的内阁,司礼监也就成了宰相中地宰相,所用非人必酿祸患,实比内阁大学士人选还要重要”。
杨凌沉吟半晌,方颔首道:“我明白,这两件事,就交给我吧”。
李东阳大悦,喜动颜色道:“老夫代大明万民,谢过威国公”。
杨凌想起唐赛儿寨的红娘子,却不由暗暗苦笑:“此事早些解决,朝中不再扯皮,才能集中精力平息两州之乱啊,唉,不知我是否有机会领兵出征,战阵之上、刀枪无眼,家事国事搅在一起,该当如何是好?”
青州西南,崇山峻岭巍峨险峻,山上有座唐赛儿寨。唐赛儿寨原名卸石棚寨,是明初白莲教佛母唐赛儿曾长期在此安营扎寨。同官兵对抗,所以虽官方禁止,百姓们口语皆称此处为唐赛儿寨。
远远望去,这个寨顶很象女人盘在头顶上的发髻,它由数座互相连接地山头组成。山不算高却极为险峻。山寨凭险而设,四周都是危崖绝壁,从崖底往上看,仰不见顶;从寨顶往下看,居高临下,附近的山峦沟壑尽收眼底,民居只有拳头大。
这处山寨出入只有两条盘梯而降地道,极为险要。可是寨顶却很宽敞,一个大寨又分做东,西,南,北四个寨,每个寨中都有一个自然天成的制高点。四个制高点遥相呼应,四寨之中南寨最高,拔地而起。险不可攀,红娘子就驻扎在这里。
一个矫健的身影正沿着盘山路向山上飞奔而来,雪白的披风,淡青地劲装,一看就是杨虎义军的打扮。杨虎军来没有统一的服装。打下几座府镇后,他们缴获大批未完工地布料,布料尚未染色。一片纯白,便裁剪开来,人手一块用做披风,铁骑快马行处,犹如一片白云,服装整束,果然气势便不同,杨虎军已被官兵称之为白衣军。
崔莺儿的大军与普通的白衣军略有不同,她的士兵皆以红布包头。白衣军中一看便知是红娘子的人马,这是与其他义军唯一不同的地方,红娘子也被白衣军称之为红帅。
那人冲上山寨,满头大汗走进了山寨议事大堂。
聚义厅内,红娘子婀娜娇美的身躯裹在一身红似火云地劲衣之内,披风也是大红色的,她端坐在首位上,两侧六七位将领,皆是崔家老寨的首脑人物,许多都是当年纵横北方绿林地一代枭雄,归隐多年后终于又重执刀枪。
刚刚上寨的大汉正在汇报军情:“日县、莒县、沂县相继被杨元帅大军攻克,现在他的大军已有五万之众,于是挥兵反攻青州城,衡王府与青州知府重兵护城,双方已激战两日始终僵持不下,杨大元帅要我们立即赴援”。
红娘子秀眉紧蹙,迟疑道:“青州知州洛少华是个清官,毕真被调回京师后,他抚民安民,十分的用心,攻打青州城……?”
眸光一闪,瞧见几位叔叔伯伯都面露不耐之色,红娘子才惊觉自已现在是造反的,可不是昔日占山为王,还讲究个替天行道、只杀贪官,只要是大明地官兵,那就应该是杀的。叔伯们造反报仇之心甚烈,自已虽有心约束,使他们少造杀孽,可是若一直毫无作为那也断不可能。
于是她急忙话风一转道:“在座的没有外人,我也不妨直言,咱们兵少,目前主要还是老寨地人马,青州城高险要,又有重兵把守,咱们这点人马去了,只怕作用不大,徒耗伤亡”。
在座的几位叔伯长辈都知道,别人夫妻是同床异梦,红娘子与杨虎是既不同床还要异梦,两人的关系早已名存实亡,还以为她不愿意为杨虎出力,不过既然造了反,那就是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做生死一搏,岂能就这么安居山寨?
二叔程老实立即道:“红帅,杨虎的计议是,先搅乱山东境,趁机扩招人马,积蓄钱粮,然后与刘六汇合,直入中原。我们现在也应趁机扩张势力,总是驻扎在山上,不但对我们不利,而且易引起太行各路兵马猜忌,总该有所行动才是”。
老四甄扬戈虎掌一拍,道:“二哥的在理,莺儿……啊不,大帅,咱们不去素州也行,可总在山上呆着可就叫人瞧不起了,咱们现在招的人马一共不足两千,这样下去怎么才能杀到金陵,取了周德安的狗头?”
红娘子道:“兵在精而不在多,杨虎的手段我们用不得”。
程老实道:“兵在精可也不能以一当百,如今已成乱世,只有下山才有机会壮大。红帅不愿去青州。不如咱们一路攻去曲阜吧,吸引走一路官兵,也算是为杨虎解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