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京都风云(九)(第2/3页)大明官途
赶来。”
“可是我、我害怕。”
“殿下,没办法了,一楼已经烧起来了。”
侍卫官使个眼色,几名侍卫将朱硬架了起来,一名侍卫大喊道:“李总兵,我们王爷要和你讲话,请你暂时停手。”
大街上,李维正听见了楼内的喊声,一摆手令道:“先暂停片刻。”
李维正今天突然杀来并非偶然。他的人一直在监视秦王府的一举一动,今天发现秦王偷偷出府了,只有几十名侍卫,李维正得到了急报。他便知道,他所等待的机会到了。他需要这个机会来做出一个姿态。给燕王朱棣看,也同时再给朱允创造最后一次机会,他立刻率领五百骑兵,直扑北凤茶楼。
五百骑兵同时停止了攻击,并向后退了数十步,茶楼前面的地方躺着二十几具侍卫的尸体,身上插满了箭矢,火还在大门两边燃烧,但火势已经弱了。
“朱,你有什么遗言就吧!”李维正冷冷地了一句,同时给罗广才施了个眼色,罗广才会意,立刻闪身躲在一个角落里,抽出一支狼牙箭,搭上了弓弦。
“李总兵,你为何要杀王?”二楼窗口出现了朱肥胖的脸,他根就不知该什么,下面托他身子的侍卫在教他。
“你当真是贵人多忘事,我与你的仇恨难道还要我再重复吗?我李维正发过誓,要亲手剁下你的猪头。”
旁边暗处罗广才的弓弦已经慢慢拉开了,慢慢拉成了一轮满月,这里离窗口只有四十步,锐利的箭尖已经对准了朱的头,罗广才的眼睛渐渐地眯了起来。
“李总兵,你有什么条件?”朱再次颤声问道。
“我的条件很简单,把你的猪耳朵割下来给我下酒。”
李维正的“下酒”二字一出口。罗广才的手指蓦地松了,一支狼牙箭闪电般地射向朱的头,箭来得如此之快,朱根就没有半点反应。“嚓!”地一声,箭射穿了他的右耳,强劲的力道继续向前,竟将他的整片右耳撕掉了。
朱爆发出一声嘶声惨叫,仰面栽倒下地,李维正却仰天大笑道:“好酒!猪耳鲜美,正合下酒。”
这时,远方立刻传来了秦王府士兵的呐喊声,李维正一挥手,“收兵!”
五百骑兵一起掉头,如风驰电掣般向城门方向驶去,霎时间走得干干净净,只留下熊熊火焰和一地的血泊,茶楼里回荡着朱杀猪般的惨叫……
………………
辽东李维正和秦王朱发生严重冲突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京城,秦王受了重伤,所有的人都为之感到异常震惊,军方立刻宣布城戒严,又派出一万军队严密保护秦王。
而此时的李维正已经出城,返回了他位于南郊的大营中,军方不敢动兵,只派几队骑兵他进行监视。
皇宫御书房内,朱允狠狠将一方砚台摔在地上,他气得眼睛都要喷出火来,李维正竟然在最后关头挑起事端,十几名藩王的联名声讨书已经送进宫来了,这一次甚至就是燕王欠,现在让他怎么办?怎么向诸王交代,眼看他们就要回去了。可现在一个个都不肯走了,口口声声一定要他严惩李维正,否则,将再举宗庙质问于他。
朱允慑于叔父们的淫威,他完失去了平常的儒雅宽仁,竟有点失去理智地在御书房里咆哮起来:“李维正,你到底要干什么!”
“陛下檄!此事不是这么简单。”劝解朱允的却是户部侍郎敬。他正在向朱允禀报江浙减税后的情况,却突然遭遇了这么一件事。但旁观者清,敬的理智却很清醒,他认为李维正不是冲动而为,此举必有深意。
朱允一下子坐了下来,用手指痛苦地揉捏着太阳穴,半晌,他才问道:“那你,他此举是什么意思?”
敬迟疑了一下,低声道:“臣认为李维正其实是在刻意给陛下造就一种条件,陛下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以保护安为名,派军队包围诸王府,然后对其中一两人进行削藩试探,如果反抗不激烈,陛下便可趁机将诸王部削藩,迁至江浙内地,派兵严加看管,这削藩之困局,便一举解之。”
朱允叹了一口气道:“可是朕连下两道奏折,再三保证诸王平安离开,现在再出尔反尔,朕的信誉何在?又让天下人怎么看朕。”
敬见皇上主次不分,便急道:“陛下若放虎归山,将后患无穷,自古关中就是龙兴之地,沃野千里、土地丰腴,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屏障,为易守难攻之地,秦王聚数十万大军于此,朝廷何以拿下?北平又是金元起兵之强干之地,背靠燕山、挥中原,加之燕王智虑过人,酷似先帝,一旦准备充分,燕赵铁骑必将席卷中原,我南方之兵何以当之?陛下,既然李维正已经为陛下创造了机会,陛下当果断行之。”
朱允背着手走到窗前,他默默地望着远方太庙的琉璃金顶。良久,他轻轻摇了摇头道:“朕与诸位皇叔乃至亲骨肉,朕不想这样做,朕决定还是以德服之,以礼待之,若他们还是不肯,朕再考虑削藩,朕的仁义尚未施行,有何颜面先动刀兵。”
“陛下!”敬急得跪了下来。重重叩头道:“陛下熟读史书,难道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