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四(第4/7页)斗铠
“其实,你要认义兄结亲的话,有个人是最合适的。”
“啊,谁呢?”
孟聚凝视着欧阳青青,轻声:“王柱兄弟。王柱子,你还记得他吗?”
提起了那位逝去的故人,气氛陡然肃然。欧阳青青玉容一黯,她收敛了笑意:“怎可能忘记了?大人您不还真不记得了,不知不觉间,王先生离去,已是快两年了。
王先生生前为人忠厚义气,他对您忠心耿耿,对妾身也是情义深重,十分照顾,妾身亦是十分感激。大人您得很是,倘若他还活在这世上的话,妾身是很希望能认这么一个义兄的。只可惜,天不佑良人啊。”
孟聚缓缓点头,神情戚然。为了拖住刺客,王柱惨死在天香楼上。他等于是为孟聚而死的。对这位挚友,孟聚一直心存愧疚。
想起王柱,他不由也想起了叶迦南——想到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爱人,挚友,在自己的记忆中,那些鲜活的面孔已渐渐变得模糊、灰白,他心头一阵惆怅。
“青青,王柱兄弟虽身死,但他临走留下嘱托,让我们众位兄弟照顾你。呃。。。你我夫妻,这自然是不需的,但还有一位兄弟,与王兄弟生前亦是同生共死的过命交情。这位兄弟为人厚道又宽宏大气,我觉得,你认他为义兄,那是最合适的了。”
“妾身凭夫君做主。不知这位兄弟是谁呢?”
“吕六楼,吕都督。”
欧阳青青虽然是深具宅内的女眷,但吕六楼的大名鼎鼎,她也是听过的——孟聚麾下第一信重大将,位高尊崇的武川都督,无论地位还是实权,他隐隐然已是东平军政集团中仅次于孟聚的第二人了。从身份上,这一镇都督的分量,自然不是东陵卫中一个督察能比得上的。
从欧阳青青的角度来,要结亲的话,自然是对方身份高好。但听闻是吕六楼这样开镇设府的一方大员,她反倒有点胆怯了:“大人,这个。。。吕都督镇守一方,公务繁忙,为妾身这点琐碎事麻烦他,怕是不好吧?”
看出了欧阳青青的心虚,孟聚哈哈一笑:“无妨的。六楼兄会很乐意的——这事不必你操心,我与六楼了就是。你静候佳音就好。”
正如孟聚料想的那样,吕六楼的反应非常积极。去武川的信寄出不到几天,孟聚就收到了吕六楼的回信。武川都督表示,他很乐意认下欧阳青青这个义妹。
吕六楼不止是而已,孟聚收到信的第三天,吕六楼已经亲身回了东平,刚一进城就来参见孟聚了,这倒让孟聚有点过意不去了。
“六楼啊,你怎么回来了呢?认亲这事,咱们在信里面清楚不就行了,何必你亲自跑一趟呢?”
吕六楼憨厚地笑笑:“镇督,王柱兄弟临终时,我也是在场的,王柱希望我们照顾欧阳姑娘,完成王兄弟的遗嘱,我也是有责任的。这件大事,我不亲自回来如何行?何况,我还等着喝镇督您的喜酒呢!”
孟聚哈哈一笑,拍拍吕六楼的肩头,却也没什么:吕六楼亲自回来摆酒认亲,当然比来封信来认亲更郑重,也更有分量,对欧阳青青来,这当然是更好了。
当天,孟聚邀了一些部属和靖安城中知名的士绅到家中,大伙一同见证武川都督吕六楼与欧阳青青结为异姓兄妹的仪式。欧阳青青向吕六楼敬了茶,吕六楼安然受茶喝了,然后二人交换了生辰帖子,烧了香,接下来吕六楼就改口称欧阳青青为妹妹了。
“贤妹,愚兄的来得匆忙,没准备什么礼物。”着,吕六楼从身边拿下一个玉镯:“这是愚兄家传的镯子,愚兄平时随身戴着的,给贤妹做个纪念了。”
“这。。。”
玉镯青翠水透,是一整块羊脂玉雕琢而成,不那材质昂贵,就是那雕琢工艺亦是一等一的精细,欧阳青青一眼就看出来了,此物定然价格不菲。
她也不知该不该收下,望了一眼站在一边的孟聚,却见他不动声色地微笑着,她才屈膝道福收下:“如此,妹就却之不恭,谢谢哥哥的厚意了。”
两人对答的时候,刘真就站在孟聚跟前,他嘀咕着:“吕六楼这家伙,又在蒙人了。”
“胖子,不要乱话。”
旁人或许不清楚,但刘真和孟聚却是知道吕六楼底细的。刚刚认识的时候,吕六楼是个又穷又潦倒的老兵,浑身搜不出五个铜板,直到跟着孟聚办了一趟抄家的红差才发达起来的。这种吃光喝倒的老兵痞,会有一个价钱几百两银子的“家传玉镯”?这种笑话只能给朋友听了——这镯子准是吕六楼从哪里专门弄来,讨好孟聚如夫人的。
恰在这时,吕六楼望向孟聚,他调皮地眨眨眼,孟聚回以一个苦笑。
~~~~~~~~~~~~~~~~~~~~~~~~~
外面一片喧哗,“劈里啪啦”的清脆鞭炮声连连响起,在那鞭炮的喧嚷中,门外传来了厮的声音:“姐,请做好准备了。镇督府那边派来的迎亲桥都快进巷口了,梳妆还请抓紧了。”
“知道了。我就出来。”
是就出来,但欧阳青青可半点没有起身的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