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九 警告(第3/4页)斗铠

  “兖州弘德城。。。离我们也不过五百多里了。学生觉得。按照皇叔的性子,这确实是很有可能的事。主公,大战迫在眉睫,您最好早作准备了。”

    叶剑心这么,孟聚还不如何放在心上,叶家老大疯癫又不是第一次了,但文先生思虑周密。素不轻言,连他也这么的话,这就由不得孟聚不重视了。

    “为什么呢?难道拓跋雄会以为,他打不过朝廷的金吾卫,难道会在我这边会占上便宜吗?皇叔若来济州。前有我们东平军拦截,后有朝廷的追兵,他不是自寻死路吗?”

    “主公,此事无关军事,纯是政略上的考量——呃,这么吧,倘若主公您与朝廷兵马会师并肩进剿叛逆,主公您会力进攻叛军吗?”

    孟聚立即大摇其头:“当然不!我军是偏师,只承担配合之职。既然有朝廷兵马在,那正面进攻之事,自然是他们担当了——顶多王师进攻之时,我军帮他们掠阵就是了。我会亲自上阵,为他们击鼓助威的。”

    要知道,兔子逼急了还会蹬腿咬人呢,兵法也有“归师勿遏”,陷入绝境的死兵抵抗往往是最为激烈的。剿灭叛军那是慕容家着急的事,孟聚才不愿消耗自家的精锐来跟拓跋雄那些死定的残匪对拼呢。

    而且,就算孟聚恨拓跋雄恨得咬牙切齿,他也不敢力跟拓跋雄的残部开战,以免两败俱伤之后,被朝廷兵马捡了便宜——这并不奇怪,朝廷至今不敢动东平,一是顾忌叛军尚存,二是因为东平兵马强悍。但倘若东平军跟拓跋雄火拼之后,叛军被灭了,东平军也是实力大损的话,难保朝廷不会动了什么坏心,顺手把孟聚也给做掉了。

    文先生望着孟聚,他轻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主公有此顾虑,那也是正常。”

    “这又如何呢?”

    “没什么,只是朝廷也会这么想的。”

    孟聚一愣,他的脸色陡然凝重,缓缓坐下。

    “我明白了。”

    孟聚固然是顾忌朝廷的追兵,慕容家又何尝不在顾忌孟聚这个武力超群又是心意叵测的地方镇藩?拓跋雄残部直奔济州而来,并非要寻孟聚交手——相反,他只是要制造一个大家都有所顾忌的混乱格局。到时候,东平军和朝廷兵马各怀异心,心中提防,谁都不愿力进剿拓跋雄,这样,拓跋雄就能从中牟利,寻得一条逃生之路。

    “但这样,拓跋皇叔未免也太冒险了吧?他这计谋倘若不能得逞,边军余部就会在我们与朝廷的夹击之下变成齑粉了。”

    文先生淡淡:“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皇叔这样被朝廷追着打,来就是死路一条了,即使计谋失败,他也不过照样是个死字,还能坏到哪去?

    既然怎样都是死路一条,皇叔还不如干脆逃入济州,将大帅您这支生力军拖入局中。多了大帅您这个变数,水就被搅浑了,皇叔就有了施展手脚的机会。到时候局势一乱,不定就会有什么变化呢?”

    “嘿嘿,拓跋皇叔未免也把我看得太蠢了吧?既然我已看破他的计谋,怎还会中他圈套?”

    文先生摇头:“主公,您机敏睿智,学生相信,届时朝廷的统兵将帅也不会是庸者。皇叔这计谋甚是粗浅,明眼人只要稍加思索就能看穿了。但看穿归看穿,谁都没办法。这身就是光明正大的阳谋来着。

    主公,学生斗胆敢问,你能不能让开一条路。放拓跋皇叔北上?”

    孟聚斩钉截铁道:“绝不能!”——抛下昔日叶迦南的恩怨不,单就利害关系,现在东平军的主力云集济州。再往北的冀州、中山郡、并州等地都是兵力空虚,几乎是毫无防备。这些新征服的州郡好不容易重整了秩序,若让溃败的边军逃进去,这些乱兵还不把自己的地盘给糟蹋光?不别的,光是在冀州的江海军屯,孟聚就投入巨资,耗费巨大。到时候被乱兵冲击过,那笔投资和心血就得部泡汤了。孟聚怎能答应?

    文先生微微颌首,又问:“主公,学生斗胆再问,如果朝廷兵马与您毗邻驻扎,您能否对他们心信任、毫无戒备?”

    “不可能!”

    “主公,学生斗胆三问:以我军实力,能否一边与叛军交战。一边又应对朝廷兵马的力偷袭?”

    “这,我们一家打朝廷和皇叔两家,应该还是办不到的——文先生,您不必再了,我明白您意思了。”

    孟聚确实明白了。这是个阳谋,只要朝廷与孟聚互相顾忌提防的格局不改变,拓跋雄就有有了机会。到时候在济州,将是朝廷兵马、叛军、东平军三军鼎立,那时候,拓跋雄会使出挑拨、拉拢、分化、离间等各种手段,那些阴谋诡计将会层出不穷。

    比方冒充东平军来偷袭朝廷兵马,或者冒充朝廷兵马来偷袭东平军——以孟聚这么不善智谋的脑子都能一瞬间想到那么多点子,拓跋雄这种谋略深沉的人肯定会想出更多的花样。就算孟聚能确保自己头脑清晰不上当,但他没法确保慕容家那边的领兵将帅也跟他一样聪明啊!

    “文先生,拓跋皇叔意图挑拨吾东平与朝廷,用心甚是狠毒,难道我们就没有应对办法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