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瑕月之后,再无皇后(第1/2页)清宫熹妃传

    至于箭术,永琰背书之余,只要一得空,就缠着宫中的教习师傅,教习师傅拗不过他,只得去御马监中选了一匹身形娇,性情温顺的母马供永琰骑射,可即便是这样,对于永琰来,也太高太大了,每一次爬上马背,都需要费许多力气,偏他性子倔强得很,不肯让人抱他上去,非要凭自己一人之力。

    无数次从马背上摔下来,又无数次爬上去,等好不容易学会骑马的时候,他已经摔得一身是伤,的身子青一块紫一块,看了就叫人心疼。

    永琰病好之后,就养在了胡氏宫中,每每替他上药,胡氏都痛心不已,忍不住落泪,每逢这个时候,永琰就会安慰胡氏,他一点儿都不痛。

    而这一夜,永琰特别兴奋,见了谁都要一遍他会骑马之事,生怕人家不知道,待得上好药后,他道:“娘娘,师傅,明日开始就教我射箭。”

    胡氏惊讶地道:“蒙师傅怎么这般急,等几日再教不行吗?”着,她对一旁的秋菊道:“明日一早,你去见蒙师傅,就十五阿哥缓几日再学箭。”

    不等秋菊答应,永琰已是急急道:“娘娘不要!”

    胡氏以为他是怕蒙师傅怪罪,安慰道:“只是缓几日罢了,不打紧,再你可是当朝阿哥,那蒙师傅还敢为难你不成?”

    “不是。”永琰急忙曳,旋即道:“蒙师傅原也晚几日再学,是永琰央着蒙师傅明日就学的,那些经义我已是背的差不多了,就只差百步穿杨,早一些学会,就能够早一些令皇额娘回来了,娘娘不也盼着这一日吗?”

    永琰的话令胡氏心中一痛,她自是盼着可以再见到瑕月,可是……伊人已逝,纵然生者百般难过,亦无缘再得见了。

    这一点,他们都知道,永琰却不知,幼的他,相信了弘历的话,以为只要他背会四书五经的经义,练至百般穿杨,就可以再次看到瑕月;为此,他不惜日夜苦读,不惜摔得满身是伤,令人心痛。

    不过……这样未必不是好事,至少心中有一stle_txt;个念想,不像他们这些知晓之人,连个念想都没有了,只能偶尔在回忆中,寻得一丝欢喜。

    “娘娘?娘娘?”永琰的话将胡氏自沉思之中拉了回来,没道:“怎么了?”

    永琰的手掌在胡氏脸上抚过,刚刚还干脆的手掌这会儿已是沾满了湿意,“娘娘,您为什么哭了?是谁让您难过了吗?”

    胡氏将永琰紧紧抱在怀中,不让他看到自己脸上汹涌而落的泪水,许久,她哽咽地道:“没有人让宫难过,宫落泪,是因为你的懂事,这些年来,皇后娘娘没有白疼你。”

    永琰听着胡氏的声音不对,挣扎着想要抬头,却被胡氏死命按住,她抱得那样紧,连痛疼了永琰的胳膊也不知道,直至永琰呼痛,方才惊觉松开,在此之前,秋菊已是拭去了胡氏脸上的泪痕,未曾让永琰看到。

    虽泪痕可以抹去,眼中的悲意却无法抹去,只是那悲意太过沉重,年幼的永琰无滚法理解,所以他只能疑惑地问道:“娘娘,到底怎么了?”

    胡氏一遍一遍地抚着永琰的脸颊,不知是否自幼抚养的缘故,明明不是瑕月所生的永琰,其眉眼间,却有那么一丝瑕月的痕迹。

    “没什么,宫是在想,皇后娘娘若是得知你这般懂事用功,一定很欣慰,对了,你不是四书五经都背得差不多了吗,背一段给宫听听。”

    永琰毕竟还,一下子便被胡氏带着转了注意力,不疑有它地背起四书五经来,他不解经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皆是凭着超强的记忆力,死记硬背。

    姐姐,你看到了吗,永琰被你教得很好;往后,他若为王,必是一代贤王;若为帝,则是一代英主!

    之后的日子,与以前一样,永琰每日都会背上几个时辰的书,余下的时间,则是练箭,弓弦难拉,往往拉上没多久,幼嫩的手指就会皮破血流,每逢这个时候,他就会缠上布,然后继续射。

    莫是宫人,就连蒙师傅也看得不忍,几番劝,但每一次都无功而返,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这样一个的孩子,怎么会有这般坚韧的心性,吃着许多大人都吃不了的苦。

    弘历是最明白原因的,但他什么都没有,只是默默地看着……

    春去秋来,夏长冬消,在永琰九岁之时,他终于可以做到即使烈马奔驰,亦百步穿杨,至于四书五经乃至经义,他更是背得滚瓜烂熟;但他并没有去找弘历要求瑕月回来,此时的他,已经明白,瑕月并非远行,而是……过世。

    自抚育他长大的皇额娘,早在他五岁那一年,就已经过世了,即便他书背得再好,箭术再利害,也不会回来。

    他能够看到皇额娘的地方,是皇阿玛的御书房,在那里,有许多皇额娘的画像,有南巡时画的,也有在紫禁城画的,最后一幅,是皇额娘半坐在床榻上……

    在知道真相的那一天,他躲在屋中整整哭了一夜,任谁来了都不见,直至第二日他打开房门的时候,方才知道,胡氏怕他做傻事,在外面整整守了一夜。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永琰再没有提过要见瑕月,偶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