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推波助澜不遗力(第2/3页)骁骑
患无辞!”甄氏冷哼一声,厉声道:“今日若不是你失礼之前,藐视我甄家族伯,欺我甄家无人,我表弟岂会与你一般见识!今日之事,无论你如何狡辩,我也不容你在我甄府放肆撒野!”
眼见甄氏态度如此强硬,袁熙顿时怒不可泄,争锋相对地对甄氏厉声喝道:“你可别忘了这里是冀州,中山国同样是我父亲治下的郡县,没有人敢和我袁家作对!就算你们甄家财大气粗。富甲天下,那又如何?得罪了我袁家,旦夕之间就让你们家破人亡,沦为阶下之囚!不信你可以试试,看看到底是你甄家势大。还是我袁家兵强!如何抉择,你可要想清楚了,以免自误!”
甄氏闻言后,俏脸上浮现出一丝忧虑之色,眼神有些慌乱,似有退却之意。
一直老神在在坐在那里纹丝不动的逢纪。听到袁熙这番辞之后,微微点头,对袁熙的印象大为改观,眼神中流露出赞赏之色。
这时,李利心中暗自却是十分痛快,颇有幸灾乐祸的味道。事情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方。已经达到了他的预期目的,甄氏和袁熙已然将矛盾引伸至家族层面,这就意味着两个家族已经到了撕破脸的境地。虽然袁熙代表不了袁家,但甄氏却能代表甄家,而袁熙终归是袁绍的儿子;即便他犯了再大的错误,袁绍纵然对他十分不喜,却也不会对他怎么样。毕竟虎毒不食子。儿子总归是儿子,岂能与外人相提并论。
有鉴于此,李利不在沉默,对袁熙厉声道:“袁显奕,你用不着卧恫吓,狐假虎威!一人做事一人当,今日之事与甄府无关,我虽甄府是亲戚,却不是甄家之人∥何事情冲我来,我一力德便是。你不是想杀我吗』问题,却不能在甄府,这有损甄家声誉。我们去县衙校场较量,生死各安天命,一切都是甄府及甄氏一族无关!”
完话后。李利抬手拨开挡在身前的大戟,致使没有防备的鞠义骤然后退三步,惊愕地看着李利大步离开正堂,直奔府门方向而去。
“还愣着作甚,快跟上他,不能让他跑了!”眼见李利死到临头了居然还如此嚣张,袁熙简直气得肺都要炸了。随即他迁怒于鞠义,怒声斥责,既而大手一挥,盯着李利渐行渐远的背影,带着逢纪和门外的甲士急匆匆地追赶上去。
——————————————————————
待大堂中只事甄家族人时,先前离开的七旬老翁甄老却从侧门缓缓走出来,并摆手示意堂中众人退下。
片刻之后,大堂上只有甄氏和甄老两个人。只见甄氏搀着甄老在堂中坐下,而她则坐在甄老下首,也就是此前李利所坐的位置。
“父亲觉得李文昌如何,与冀州袁绍相比,孰优孰劣?”甄氏亲自为甄老倒上一盅热茶,轻声询问道。
没错,这位甄老便是甄氏亡夫甄逸的父亲甄袆,也是甄家嫡系一脉中硕果仅存的长者,可谓一言九鼎。
当初就是他执意将家主之位交予张氏接掌,收张氏为女,并赐予家族姓氏,自此张氏才改为甄氏。而甄氏既是甄袆的儿媳,又是义女,至今执掌甄家已有八年之久◆是没有甄袆支持甄氏,单凭她一个寡妇如何能够接管甄家偌大的家业,除非甄家男人都死绝了,否则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她掌家。毕竟,在大汉天下有头有脸的官宦世家之中,女人做家主执掌家族的,只有甄氏一人,仅此而已。
甄袆慈祥地微笑道:“此子和袁绍相差三十多岁,将近两代人,实在没有可比性。呵呵呵!”。
随即他抿了一口茶,待甄氏接过茶盅之后,他接着道:“之前听你李文昌机敏睿智,老夫还不信,以为你喜欢他,因此作出的判断有失偏颇≈在看来,你是对的,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前途无量,贵不可言哪!
所以,你要跟他,为父也不反对。不过你自己一定要想好了,他虽然前途无量,却并非女人的好归宿。此子城府太深,心智高深莫测,又有权有势,还生得一副好相貌,太讨女人喜欢了,想必将来定是妻妾成群,子嗣兴旺。你委身于他,即便有名分,也不过是个妾室;何况你年龄偏大,将来人老珠黄之时,难免要忍受孤独和冷落♀些你都要想清楚了,免得将来后悔也晚了!”
甄氏俏脸霞红,羞涩地低声道:“父亲所言,女儿都曾想过。只是将来遥不可及,岂能尽如人意。或许女儿年老之时会被他冷落,但女儿却不后悔∷的一生难免起起落落,有得有失,如果害怕失去就不愿尝试,那将是一无所获,了无生趣。女儿跟随他,不计较名分,也不要权势地位,只是想找个自己喜欢的人依靠,辅佐他成就一番功名大业。倘能如此,女儿此生无憾!”
“痴儿,你这样做,为父没有理由反对,只是苦了你自己啊!”甄袆心疼地拍拍甄氏的手臂,微微哽咽地道。
少顷,甄袆平复心神后,轻声道:“我甄家男丁不旺,眼下不仅是嫡系一脉男丁凋零,就连庶出支脉也没有几个有出息的男丁。可谓时也命也,终非人力所及↓因为如此,为父支持你掌家,将来甄家就靠你们母女支撑了。以后甄家大事情都有你权处理,不必顾忌太多,至于旁系族人,能用则用,不能用便给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