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 骑虎难下(第1/2页)骁骑

    感谢:流天泪心龙书友打赏激励,多谢!

    ——————

    来劲,袁绍提缰跃马,扬声怒喝:≈qut;若是汝尚有一丝自知之明,便立即下马乞降,盟主顾念上天有好生之德,还可留你尸;否则,破城之日便是汝枭首之时,待我盟军攻破长安,定叫尔李氏满门灰飞烟灭,永世不得超生!≈qut;

    ≈qut;哈哈哈!好,好,好啊!≈qut;

    李利怒极反笑,厉声喝道:≈qut;人言袁初生就一副好皮囊,在李某人看来,你还有一副伶牙俐齿,果真是一颗大好头颅,临老了还敢在李某面前大言不惭!或许你袁绍不是古往今来的第一善辩之人,却是李某见到的脸皮最厚,最恬不知耻之徒!≈qut;

    厉喝声中,李利冷眼看向袁绍身后的诸侯大军,洪声喝道:≈qut;≈qut;今日尔等既然有胆前来关前搦战,休得逞口舌之利,有何能耐尔等尽管使出来若是不敢出阵应战,那李某就不送了,尔等从何而来便速速滚回去,休要在李某面前聒噪!≈qut;

    话音稍顿中,但见他双手脱缰,右手一抖,寒光凛凛的金猊战刀咻然而出:≈qut;袁绍匹夫,你不是要与我一决高下吗?若有胆量,还算是个有卵蛋的汉子,你尽管放马过来,李某杀你如同屠猪宰狗一般容易,只需一刀便能将你大卸八块;如若失言,某便立即献关认输!如何,尔可敢与我李利一战!≈qut;

    ≈qut;???可敢与我李利一战???≈qut;

    李利扬刀怒喝之声在关前激荡,声震八方,经久不息

    一瞬间,三十万盟军齐刷刷地看向袁绍,甚至于盟军阵前的某些诸侯都眼神灼灼地看着他,消他能够出战李利

    须知袁绍年轻的时候也是洛阳城内颇有名气的勇武之人是以出仕以来一直滴武将职务,是当时洛阳城风骚一时的文武双的青年才俊一刀而已吗,一刀就能决定整个战役的屎,如此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值得一试难道短短十余年光景袁绍的武艺都荒废了吗,连李利一刀都接不下?

    眼见李利提刀在手跃跃欲试众目睽睽之下的袁绍当真是吓得不轻,老脸≈qut;唰≈qut;的一下绛红如枣,面红耳赤,几欲转身退回阵却又担心当众大失颜面,更怕李利从背后对自己下毒手

    诚然,他之前确实过要与李利沙场之上一决高下,但这句话的意并不是他要和李利阵前决斗,而是话赶话随口这么一,其意是盟军将领要和西凉将领阵前斗将,看谁更胜一筹不承想却被李利钻了空子,旧话重提挤兑他亲自出战,还什么≈qut;若是有卵蛋的汉子就与他李利一战≈qut;

    如此羞辱不堪的话,若是时光倒退二十年袁绍绝对有勇气和李利一战,并且有信心在李利一刀之下鲍性命但是,此时此刻他确实是不行,休撑过李利的一刀,就连与李利正面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现如今袁绍已是年过五旬之人,岁月不饶人哪!这些年他虽然也经常披甲上阵,可那都是指挥大军上阵厮杀,而他自始至终都是坐镇大军后方,何曾亲自上阵杀敌?只可惜他现在所面对之人都是一群大字不识几个的兵士,这些浴血沙场的将士根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参军吃粮,盲目地崇拜强者,又如何能够理解考虑过袁绍的苦衷呢?

    正当袁绍焦急如焚之际,盟军阵前的曹操,吕布,张燕,孙策等一众诸侯也被阵前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得怔怔失神,既而神情错愕地面面相觑

    这时众诸侯心中不由浮现这样的念头:≈qut;李利邀战袁绍,怎么可以这样呢?袁绍和李利交战岂不等于主动送死吗?袁绍怎么可能是李利的对手,即使光阴倒退二十年,他也不是李利之敌,必死无疑呀!≈qut;

    确实,西凉李利何许人也早在两年前,其人就是大汉天下家喻户晓的沙场骁将,刀劈程银,三合之内秒杀北地枪王张绣,只身单骑闯入韩遂,马腾麾下的数万大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如此剽悍的大军统帅,世所罕见,足可与昔日的霸王项羽相提并论这还都是以前的陈年往事,单单是众诸侯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例子:飞云渡一役,李利一人一骑一把战刀孤身杀进数万曹操大军之中,杀进杀出,自身却毫发无伤,以一己之力斩杀数百名曹军将士这等勇武,即使是盟军之中素有不败战神之称的温侯吕布也没有胆量亲自尝试一番,但李利却做到了,而且身而退这才是真正的万夫不当之勇,堪称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无敌悍帅

    ≈qut;二公子,盟主现在骑虎难下,还需二公子上前解围呀!≈qut;

    盟军阵前,曹操和麾下谋士程昱此番就在袁绍军阵之中,曹操与袁绍的次子袁熙并排而立,程昱则是勒马驻足在曹操身后眼看袁绍在阵前进退两难,骑虎难下,而盟军各路诸侯袖手旁观,没有人愿意出面主动出阵换回袁绍,这个时候别人可以不救袁绍,但曹操却不能置之不理,作壁上观因为他的复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