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盟军大纛(第1/2页)骁骑

    “奉孝慎言,切莫非议主公的对错。”

    听到郭嘉的话后,贾诩轻声提醒一声,随即笑眯眯地道:“其实奉孝是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你只看到主公似乎是骂不过袁绍,才恼羞成怒地逼袁绍应战,却忽略了主公身也是能言善辩之人。须知阵前答话不比私下叙谈,一言一行都直接关乎两军士气,并不是想什么就能什么,稍有不慎被对方抓住把柄,往往就会大失颜面,继而影响军士气。”

    在贾诩话音稍顿之际,郭嘉插话道:“文和兄的意思是主公故意示弱,佯作辩不过袁绍,继而扮出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抓住袁绍的口误逼迫他阵前应战?”

    贾诩颔首而笑:“奉孝可曾见过市井民打架斗殴的场景?”

    “当然见过。街市上的民往往一语不合便大打出手,直到打得一方头破血流、矢口求饶为止,这等市井斗殴之事,我看到的不止一次,可谓是屡见不鲜。文和兄何故有此一问哪?”

    “抛开身份和地位不谈,奉孝再看看眼下主公与袁绍之间的情形是不是似曾相识啊?”

    “这”郭嘉闻言错愕,既而灵光一闪,恍然大悟道:“咦,还真是如此!主公和袁绍起初还暗藏机锋地互相讥讽,既而撕破脸皮破口大骂,接下来主公佯装辩不过袁绍,便要与袁绍当众厮斗♀一幕还真是与市井斗殴一般无二,话不投机便破口大骂,骂不过别人的时候就大打出手。原来主公的真实意图便在于此啊!”

    “正是如此。主公行事向来无轨迹可寻,如天马行空般变幻莫测,是盛大的场面是让人捉摸不透。很多我等认为十分棘手的事情到了主公手里往往会变得很简单。就像眼前这般剑拔弩张的场面,任何人面对两军数十万人马恐怕都很难做到镇定自若、应对自如。但主公却视诸侯大军如无物,以最简单的方法达到打击盟军士气的目的,这才是真正的举重若轻,王者风范!”贾诩甚为钦佩地赞叹道。

    “呃!”郭嘉闻言愕然:“主公这么做是不是有些”

    “儿戏?亦或是难登大雅之堂是吗?”贾诩接声笑道。

    “正是。主公贵为骠骑大将军$此作为,难免落入下乘,事后明眼人自然都能想明白♀样以来,岂不是有损主公声望与威名?”

    贾诩含笑摇头:“奉孝此言差矣。主公常: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不在乎是大雅还是低俗,关键要看听歌之人是何等身份?面对寻常百姓吟诗作赋。即便是大雅之作,恐怕也没几个人能听懂,远不如乡间调听着舒服。

    眼前这般情景亦是如此。袁绍之所以邀请主公出关叙话,无非是想借着口舌之利打击我军士气,听众便是两军将士。而两军将士之中有多少是读过书、会识字的士族子弟,想必一定不多。甚至是寥寥无几♀些将士与市井之中打架斗殴的民何异?故而,对他们来口舌之利根没有多大作用,也产生不了多大影响,但拳头就不一样了。不管袁绍年纪大,这是战场上而不是府邸中坐而论道,他既然敢于出阵与主公对话,并且出言挑衅主公决战。那就要有与主公正面厮斗的勇气和心理准备。

    而主公呢,表面上佯装骂不过袁绍,继而借着袁绍之前的挑衅口误,逼迫袁绍阵前决斗♀一瞬间的转变,我等都觉得荒诞离奇且太过突然,但两军将士却看得明明白白,并且认为合情合理。

    不过别人就动手打嘛,这么浅显的道理谁不懂,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至少两军将士都能理解。而且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可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简单至极的方法,就能让袁绍大失颜面,在诸侯大军之中威望大减。是以,主公此举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凭袁绍巧舌如簧、舌灿莲花,却终究抵不过市井无赖的斗殴之法。

    而袁绍之所以陷入如此难堪的境地,并不是他愚蠢,而是他眼里根没有普通兵士。他还以为两军对垒是冀州牧大堂呢,面对的都是士族官宦之人、饱学之士,却不知今天的听众都是普普通通的兵士,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因此,是浅显易懂的方式,他们才能第一时间接受,并且能够认同。所谓谋略之道,‘谋’是基础,但如何去做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这就是‘略’。”

    “文和兄所言甚是,嘉受教了。”躬身一揖后,郭嘉心悦诚服地道。

    “奉孝不必如此。此乃道也,难登大雅之堂,不过主公曾,最合时宜的谋略才是最好的策略≈在想来确实如此,我等往后还需抛开世俗偏见,不拘一格才行啊!”

    “文和兄言之有理,嘉却是有些迂腐了。此后定当自省自查,以免误己误人,耽误了主公的千秋霸业。”

    “奉孝不必自谦⊥弟之才不输于当世任何智者,并且年轻力壮,又得主公器重,日后必然前途无量$今愚兄已过不惑之龄,距离天命之年不远矣;此战过后,主公争霸天下之路必将走出西凉,前往东北和江南各州各郡。届时,愚兄纵然有心跟随主公征讨四方,只怕主公也不会应允,因此奉孝贤弟就要担负起更多更重的涤,辅佐主公尽早平定天下,成就千秋霸业!”

    “多谢文和兄抬爱,嘉必定不负兄之所托,尽己所能辅佐主公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