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第1/2页)骁骑

    “半日不见,阿瞒的嗓门倒是大了不少,李某竟然没有听出你的声音,误以为是哪家的野狗跑出来肆意乱吠。{近前一看,原来是孟德啊!”

    “李、、、盟主别来无恙。曹某方才失言了,盟主勿怪。”被李利当众羞辱的曹操想恶语相向,但是话到嘴边却被他生生咽了回去,转而压低语气,佯作心平气和与李利见礼。

    也许曹操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内心深处对李利颇为忌惮。再加上,在昨夜之前他便与李利相处多日,一直时刻陪着心,处处迎合奉承李利,无形中让他被迫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是以他没见到李利之时可以肆意谩骂,但是真正面对李利的时候却显得底气不足,能地改变态度和语气,再不敢逞口舌之利。

    白了,便是长期屈居李利之下,猛然间吐气扬眉,曹操颇感不适应。

    “孟德无须多礼,李某一切安好。”

    站在城楼上,李利皮笑肉不笑的敷衍一句,旋即话锋陡转:“看这阵势,孟德来了,李某若想无恙只怕不易』,孟德当知,李某征战多年,历经大百余战,无数次刀口上舔血,直到现在李某依然活得好好的。是以孟德此番盛情挽留李某于此城,恐怕是枉费心机,李某身系五十万大军的前途命运,实在是身不由己,不得不辜负孟德一番好意。”

    临末,李利神色平静的补充一句:“此外。你我也算旧识,李某理应提醒孟德一声,此番我若无恙。那孟德的处境就相当握了。”

    曹操闻言眉头一皱,暗忖道:“威胁,这是**裸的威胁!李利这厮当真好生狂妄,死到临头了竟然还敢威胁于我,倒是不愧为天下第一霸主!”

    暗生感叹之余,曹操不禁有些登,因为李利确实是个非常难缠的大奸雄。姑且不其人帐下猛将如云。单其自身便是一位能征善战、勇猛凶悍的沙场宿将,征战至今未逢一败☆为可虑的是,确如李利所。他经历过无数次险象环生的危机,却屡屡化险为夷,逃出生天。

    想及这些,曹操的心头不由得蒙上了一层阴影。隐隐感到此次若想一举诛杀李利只怕没那么容易∪其是看到李利有恃无恐的出现宫门城楼上。曹操便莫名地心头一沉,隐隐感到不安,感觉自己好像有把柄落在李利手里,似乎遗漏了什么。

    顿时曹操心中疑窦丛生,目光闪烁,看向李利的眼神愈发阴冷犀利,沉声道:“大将军果然好气魄,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着实令曹某好生佩服。只是大将军似乎并没有看清形势。尚不知将军此刻已然身陷囹圄,插翅难逃!”孕到不安,曹操便出言试探,想看看李利究竟有何依仗,以致身陷绝境居然这般有恃无恐。

    李利闻言后轻轻点头,毫不掩饰的坦言道:“目前形势于李某而言确实不容乐观,是危在旦夕亦不为过。李某万万没有想到袁初竟有如此胸怀,居然舍弃祖宗基业于不顾,将冀州拱手送于孟德。此举着实让我大感意外,始料不及;易地而处,李某自认没有这份气魄,也没有如此舍己为人、为他人做嫁的博大胸怀。

    而整个谋划当中,孟德的所作所为亦让李某刮目相看,惊叹不已∠德以身作饵,冒死领兵前来与我会盟,忍气吞声、低眉顺目,处处谨慎微,藉此打消李某的疑虑,继而一步步诱我入城‰此同时,孟德不惜自损五万精兵而取信于我西凉将士,这等视人命如草芥的胆识气魄,李某自愧弗如,甘拜下风。

    是以袁初慷慨凛然拱手让江山,曹孟德以身作饵诱我入瓮城。事已至此,李某不得不承认,尔等当真是好算计,好心机,好谋划,李某此番被尔等设计陷害,着实败得不冤,心服口服!”这番话亦真亦假,褒贬相加,的确是李利有感而发,称得上是肺腑之言。

    事到如今,身陷绝境的李利才算是真正识破了曹操和袁绍二人的整个谋划。

    显而易见,邺城之战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一个专门针对李利而精心设计的绝杀死局。

    淮南袁术前一刻被剿灭,后一刻冀州袁绍便登基称帝,此举霍然是挑战李利身为诸侯盟主、天下兵马大将军的权威。紧接着,袁绍封赏天下所有诸侯,甚至连各路诸侯帐下有头有脸的文臣武将都逐一封赏,唯独将李利放在最后,封赏他一个不入流的杂号将军,并特意指明让他永镇西域;言外之意便是暗指李利只配与西域蛮夷为伍,不配执掌大汉兵马♀是明目张胆的公然挑衅,肆无忌惮的羞辱李利,借此挑起他的怒火,从而引诱他率军攻打冀州,围攻邺城。

    当这一步计划达到目的之后,接下来才是重头戏。袁绍以拱手让出冀州作为交换条件,出兵出力出钱,换取曹操以身作饵,冒着生命握率军与李利会盟,并设法诱使李利集中所有兵马直接攻打邺城,从而实现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目的。

    而这恰恰是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果李利分兵攻打冀州其他郡县或城池,那么屯军于邺城的袁绍便不得不分兵阻击,节节抵抗$此一来,冀州大军就会分散出去,无形中削弱军力,从而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在城中设伏。倘若袁绍执意不分兵,那么整个谋划就会露出破绽,以李利久经沙场的统兵经验必定能够看破虚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