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镇江州】(第1/2页)骁骑

    ————————————

    翌日,周瑜率领整编后的五万益州军返回巴郡,坐镇江州

    此次跟随他一同前往巴郡的还有吕蒙,邓贤,吴兰和严颜三将昨夜商议过后,李利正式将他们三人派到周瑜帐下听用,其中吕蒙和邓贤二人拜将封侯,虽然是杂号将军,且没有食邑的爵位,却秩比九卿除他二人之外,吴兰晋升中郎将,隶属周瑜帐下部将

    而严颜则颇为突出,深得李利赏识,不仅晋升将军,还兼领巴郡太守,滴周瑜的副将,堪称功成名就

    不仅如此,严颜还是益州将领中第一位被委以重任的≈qut;降将≈qut;,让众多将领惊羡不已,暗地里感叹≈qut;严颜终得明主矣!≈qut;

    鲜为人知的是,严颜此次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却是拜张飞所赐准确地,正是张飞当初与他厮杀二十多个回合,无形中助他一臂之力,令其进入李利的视线,由此得到李利赏识,对其委以重任

    因此,严颜能有今日之地位,多亏张飞成若是没有猛张飞手下留情,将他击败之后并未狠下杀手,只怕他此刻早已身死多时了

    可是谁又知道,严颜对此并不领情,反而忿忿不平,郁闷了半个月,羞愤欲绝若不是刘璋及时出面劝,早在十天前他便于府邸之中自戕了

    起江州之战,严颜确实是很无辜很悲催

    当初刘璋决定组建东州兵之时,黄权曾举荐严颜出任东州兵主将,由他前去招募新军却不料张松献策组建新军就是别有用心因此他断然不会坐视招募新军的差事落到严颜头上,于是便主动请缨,与吴懿前去招募新兵组建东州兵此举,在当时并未引起刘璋和益州众僚的警觉,是以刘璋欣然应允,准予张松所请,遂将严颜派到巴郡妄图扰乱赵韪的根基之地江州,给予其致命一击

    可是巴郡是赵韪叛军的大后方严颜想要潜入巴郡并接掌巴郡兵马谈何容易,无异于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使命然而刘璋一声令下,严颜即使知道任务艰巨,却也不敢抗命只能硬着头皮带着所部千余部曲前往东川

    沿途之上严颜带着千余部曲躲躲藏藏,尽量避开叛军的眼线,不与之正面对抗,经常昼伏夜行,迂回前行如此以来,行军速度极其缓慢,每日最多行进二三十里,甚至连续好多天都不得寸进,藏匿不出因此耽误了很多时间,以致严颜带着一千余人赶到巴郡郡治江州城下之际,周瑜大军早已将江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并且第一时间发现了他带领的这支≈qut;援军≈qut;

    最抓瞎的是,严颜并不知道西凉军已在江州城下,于是稀里糊涂地一头撞进西凉军怀里,当即被西凉军包围了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持续了不到一刻钟,严颜帐下一千余部曲尽数阵亡,只事他一个≈qut;光杆儿≈qut;正当严颜准备血战到底为刘璋尽忠之际,却遇到生平仅见的强悍对手≈qut;张屠夫≈qut;(张飞)仅仅二十六个回合他便败下阵来,战刀被张飞的丈八蛇矛挑飞了,还被震落马下

    那一刻,严颜身遭重创,手无寸铁,又被西凉军团团围在中间,逃生无望,是以他心如死灰,已然抱定必死的决心孰料,张飞却并未杀他,反将他生擒,随即押到李暹面前,还替他情,于是才薄了这条性命

    这番遭遇,被严颜视为奇耻大辱,他宁肯战死沙场,也不愿战败被俘,沦为阶下之囚因此他当时对张飞非但不领情,反而恨之入骨;为此他曾当众辱骂张飞和李暹,试图激怒此二人,继而落个痛快,省得受辱

    可他并不知道,早在李暹率军攻入巴郡之时,周瑜就有交代,提起李利曾提到一人,忠义勇武,可堪大用,而这个人恰恰就是他严颜正因为这样,严颜才能薄性命,以至于他处心积虑地激怒李暹和张飞,却仍然无济于事

    此后局势突变,刘璋不战而降,将益州拱手让于李利,以致益州文武顷刻之间都成了降将降臣,严颜亦不例外

    而李利处置益州降将和文臣的方式颇为特殊,他没有逐一服益州文武归降于他,而是直接将其搁置在一旁,半个多月里始终不闻不问等到益州局势趋于稳定之后,但凡能被他看上眼的文臣,无须劝便直接任命官职,余下之人自动解除一切职务这是益州文官的处理方式,简单而粗暴,却行之有效,效率极高

    相对于文官,李利对武将的任用则显得十分慎重六成左右的益州将领被编入李暹帐下的益州慨兵,部降级使用;两成左右的将领被解除职务,贬为庶人;余下两成将领才是重中之重,亦是能够进入李利法眼的可用之将

    针对于这些尚可一用的将领,李利自己根不出面,一律让刘璋出面劝他们归顺;其中典型代表便是张任,严颜,雷铜和邓贤等人至此,许多人方才恍然明白过来,原来李利一直将刘璋留在益州,其用意便在于此

    再次获得重用之后,严颜对张飞的感情颇为复杂虽然他表面上仍是一如既往的厌恶张飞,并不领情,可他心里却对张飞充满感激,只是碍于颜面,不敢坦然面对,不愿意当众承认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