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焦头烂额的曹孟德】(第2/2页)骁骑

团团围困的两年多时间里,袁绍就是靠封官许愿维持局面的,帐下拜将封侯的将领多达两百余位,再加上位比三公九卿和官秩等同三公九卿的文臣武将,部加在一起多达四百余人。

    其中又以军队为最甚。三百多位将军之中官秩等同九卿的将领就有一百八十多个,余下两百人是杂号将军,以致冀州军中裨将、中郎将和校尉等将领根算不上将领,随便拉出一个统领两三百人的头目都是校尉或中郎将,余下司马、军侯、屯长和队率之类的低级军职比比皆是,一抓一大把。

    根据整编过程中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三十万冀州军中拥有军侯及以上军职的将领就占据总人数的两成,其他林林总总的低级军职更是不计其数。原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名,五十人为一队,设一正一副两名队率,可是冀州军中连最底层的伍长都有两名,到了队率一级就更加过分了,左右两名队率、三名副队率,一个五十人队之中就有十六名军士是军职的底层将领。底层尚且如此,再往上的军职就更不用了,将领数目之巨大堪称空前绝后,多得令人发指。

    不但军队的将领规模庞大,就连文官队伍同样是臃肿不堪,官吏之多与拥有军职的将领相比,就是巫见大巫。最可气的是,武将拜将封侯也就罢了,毕竟是『乱』世嘛,武将自然要比文官吃香;可是袁绍竟然对文官同样大肆封赏爵位,甚至很多没有实职的世家子弟和商贾都有爵位在身,而且爵位都不低,轻则亭侯、乡侯,重则便是列侯,且为数众多。

    袁绍在世的时候,这些都是画饼,是一纸空文,根无法落实。等到曹『操』接管冀州之后这些袁绍留下的烂摊子一股脑地冲他扑过来,迫使军队整编进行到第二步就不得不暂时停下来,整饬吏治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弄』得他是焦头烂额,夙夜难寐,寝食难安,每天头痛『欲』裂,三更半夜脑仁疼。

    按照曹『操』的心『性』和脾气,根无须理会这些莫须有的官爵,都是一纸空文而已,何必放在心上,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三下五除二快刀斩『乱』麻,盘推倒重新来过。可是不行啊,冀州是白捡的,袁绍临终遗命拱手相送,让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偌大冀州,并得到冀州世家和士族缙绅们的大力支持,帮助他打败了西凉李利的数十万大军,赢得了一场所未有的大胜。

    新得冀州时曹『操』还大喜过望,高兴得睡觉都能笑醒,喜不自禁,志得意满。可是随着真正着手整饬冀州吏治和接管冀州军之后,麻烦便接踵而来,源源不断,一『波』接着一『波』涌上来,都摆在他的案头上,一封封黄凌黑字且加盖朱砂『玉』玺的敕封诏书像雪『花』一样迎面扑过来。

    怎么办,认还是不认?执行还是不执行,之前做出的承诺还算不算数?

    如果承认这些诏书,遵守他击败西凉军之时的公然承诺,那就执行吧;冀州军和兖州军合并之后,所有的统兵将领都是冀州将领,官秩和爵位与他曹『操』不相上下的官员就有十余位,有将近一百余名冀州将领的官秩都在他帐下部将之上。

    如果曹『操』死不认账,坚决不履行承诺,权当进驻邺城州牧府的那天做出的承诺是放屁,现在已经不记得了。可他有何颜面提领冀州,如何能让冀州和青州七百万百姓信服啊,如何统领六十万大军?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冀州不是他领兵打下来的,而是兵不血刃白捡的地盘。原以为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如今方知便宜无好货,贪便宜早晚都要吃大亏。

    这不,一大堆三公九卿、将军和侯爷的事还没解决呢,袁绍的两个宝贝儿子袁谭和袁尚又在兴风作『浪』,上蹿下跳,企图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