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节 利润(第2/3页)冲天斗神

面上的工作还是不能少。会议之后,范勤周和众位商人一同前往节度使府,想要面见杨天鸿。范勤周等商人的想法很简单:做官千里只为求财,安州地处偏僻〈到这种地方担任节度使,想必也是为了在任期之内大捞一把。与其让杨天鸿这种不懂市场规律的人胡乱为之,不如大家合力凑钱,把他的口袋装满。只要节度使大人站在自己这边,安州财富还不是和从前一样,任由商人们人予辱夺?

    想法终究只是想法。范勤周很意外,商人们连节度使府的大门都进不去。守门的杨府家将态度明确:我家侯爷专门为此事吩咐过,若是商会人等老老实实按照新交易规则行事,那么一切生意照旧,也断然不会为难诸位。可若是为了别的事情前来,那么侯爷很忙,没工夫召见各位。

    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第二天,节度使府再次发布新的法令:安州治下所有县市各种商货交易价格继续上调。以原先基串倍为准。

    原五文铜钱就能买到的一石粮米,现在需要足足五十文钱。

    这变化完出乎意料,彻底打乱了商人们的阵脚。范勤周被气得七窍生烟,原就空无一人的集市,彻底变成了一片死寂』过,事情也分两面。安州百姓把大量货物卖给节度使府,从中得到好处,兴高采烈的同时。商会也彻底消除了反对的声音。原纷争的两派变得意见统一,那就是拒绝接受十倍上调的商货交易价格。与节度使府对抗到底。

    蔡县于安州之间,正在整修道路≥,杨天鸿调集了大量民夫,道路修造速度极快。那边的码头已经初具规模,来自楚国内地的船队已经形成规律,每半个月来回一次。虽都是内河船只。载重量不大,却胜在数量众多,四、五十艘大船一次运来的货物,倒也勉强能够保证安州城内正常供应。

    范勤周脑子里一直盘旋着两个疑问。

    第一,杨天鸿究竟从哪里来的如此之多银两?

    第二。那支来自楚国内地的船队,就是属于哪个商人家族?要知道,船只这种东西即便是齐国也数量不多。海边渔民通常使用舢板,若是没有雄厚财力,断然不能建造如此大船。

    钱财的魅力,在于增值。手中空有大把银钱白白存着,只能是发霉。这道理商人们都很清楚,也对安州冷落的集市觉得难以忍受⊥在昨天,又有几名商人前往节度使府,想要与杨天鸿面谈。结果还是与上次一样,杨府家将听完商人来意之后,拒绝他们进入。态度还是没有任何变化,话语仍然与过去没有什么分别。一千道一万,只要商会遵循侯爷发布的交易法令,那么一切照旧,大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事情变得有些失去控制⊥杨天鸿来到安州就任节度使之后的这段时间,安州治下的商业格局,已经出现了巨大变化。

    百姓们都有眼睛,虽他们的消息来源不是很畅通,却也明白楚国内地与安州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异。一口铁锅,在楚国内地二十文钱就能买到。到了安州,至少也要三百文。相比安州出产货物的低廉价格,这种往来之间高低不平的巨大反差,根就是利益掠夺。

    商会粮商们已经收不到一颗粮食。五文钱一石的价钱,根无人问津。节度使府不远,多走几步路,就能卖到五十文一石。

    这还只是昨天以前的事情。今天上午,就在两个多时辰以前,节度使府再次发布新的交易法令:安州治下所有商货交易价格,部提升二十倍。

    原五文钱一石的粮米,现在需要一百文钱才能买到。

    范勤周感觉自己快要疯了。他的内心充满了震惊与愤怒。他不明白,新任节度使究竟想要干什么?难道,杨天鸿准备用这样的方法,彻底毁掉整个安州市场不成?

    老百姓的收益实实在在。那些泥腿子这些天几乎笑歪了嘴。原辛辛苦苦好几年才能赚到的收益,如今几天之内就已经到手。那可是真真正正的银子,是做工精美童叟无欺的铜钱。也不知道节度使府究竟存了多少银钱,商会众人一直眼巴巴等着节度使府耗绢后一个铜板,可是怎么看这种事情也不会发生。无论多少百姓带着多少货物前往节度使府,衙役和军士们仍然有条不紊按照定价收取,分文不乱。

    对了,还有安州的官员。范勤周上门找过刺史曹辉。对方却避而不见。还有同知何为廉、推官程志定等人,也仿佛一夜之间人间蒸发,一个个不是生曹绝见客,就是去了某个名字陌生的旮旯村落安排政务。总之,有资格对安州商业得上话的人,范勤周一个也没有找到。

    事情很明显。这是安州高层故意搞出来的变乱。目的,就是要逼迫着商会承认提升之后的商货价格。

    这种事情,范勤周无法容忍,商会众人也断然呢难以接受。

    “主家,事情已经完失去了控制。”

    站在范勤周左边的管事上了年纪,话速度有些慢,脑子却不糊涂:“节度使府一再提升商货交易价格,却牢牢限制从外面运进来的货物卖价。现在,商货购入价格足足提升了二十倍。卖出的价钱也丝毫未动。再这么下去,即便是咱们手里掌握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木牛流马,恐怕也难以从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