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五节 阴招(第2/3页)冲天斗神

脉,也是自己最为珍贵的亲人。

    勤政殿外堂,是顺明帝用于接见外臣的地方。从灵秀宫过来花不了多少时间。今天很高兴,顺明帝晚饭的时候多喝了几杯,嘴里喷着酒气,脑子也有些微醺。

    东方空扶着顺明帝在软榻上坐定,他微微颌首,对东方空示意道:“宣他进来吧b些戎狄,真是麻烦,这个时候还要入宫见朕。朕倒要看看,他究竟所为何事?”

    东方空脸上的肌肉抽了抽。张口想要话,却忍了忍,最终还是没有出声。他朝着顺明帝行了一礼,倒退着出了勤政殿外堂』多时,领着一个虎背熊腰,身穿丝绸锦袍的高大男子走了进来。

    “大戎狄使者莫托,参见楚国皇帝陛下。”

    那汉子眉眼之间自有一股凶意。皮肤粗糙,脸膛却刮得干干净净。话声音很大。却并不显得粗鲁。戎狄与楚国边境相邻,自然也会受到中原文化熏陶。诗书礼仪对戎狄影响很大。像莫托这样的文化型蛮人,在戎狄当中数量虽然不是太多,却也不会太少。

    顺明帝喝过醒酒汤,脑子已经清醒了不少。他示意莫托在大厅侧面的椅子上落座,淡淡地问:“使臣夤夜求见,不知所为何事?”

    刚刚坐下的莫托重新站了起来。带着几分傲慢,还有少许难以察觉的怒意,:“我戎狄大单于谴使来京,就是为了戎狄与大楚两家和平。然而,陛下为何一再欺骗于我?这如何谈得上是坦诚相见?又怎么能够消弭兵灾?”

    这话得很是莫名其妙。顺明帝不明就里。下意识地问:“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好把话清楚。”

    楚国和戎狄,历来就是敌人 管戎狄派出时节常驻京城,两家之间也是时有战争发生。这种关系,很有些类似于另外一个世界的大使馆。

    莫托朝前走了一步,瓮声瓮气地:“陛下应该知道,去年北地遭受旱灾,千里草场干枯,百万牛羊活活饿死。按照我族左贤王和诸位大王的意思,除了南下就食于大楚,再也没有他法可寻。还好,我族大单于体恤楚皇陛下,命我等前来京城求亲。只要楚皇陛下愿意结亲,那么戎狄楚国之间也就再无兵戈,我族也愿意用牛羊交换贵国粮米,渡过此次灾年。”

    顺明帝微微颌首。莫托所确有其事。准确地,应该是去年秋天的事情。每年这个时候,戎狄都会仗着秋高马肥,南下掳掠。也许是因为历年来楚国加大了对北地边防的军事力度,或者是戎狄内部起了纠纷,总之,去年戎狄没有境,边地军民过了一个安定和平的好年。使者莫托就是在那个时候带领使团进京,他们表明意图,想要与楚国和亲。

    当时,朝中大臣就针对这件事情商议过。认为这必定是戎狄内部出现了纷争,在是否攻伐楚国的问题上有所矛盾。否则,以戎狄强横的野蛮作风,必定不会放过此次机会。和亲的目的,应该是戎狄想要兵不血刃,就从楚国这边得到大笔钱财米粮。这样做,很是符合戎狄利益。一来可以不用花费人命牲畜,二来也可以凭空得到楚国陪嫁的丰厚物资。总之,对于处在灾年之中的戎狄来,绝对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顺明帝当时就想拒绝和亲。可是朝廷诸多大臣都觉得,若是花费些钱财粮米就能保得边境平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为此,户部那边专门调出历年来的银钱花费,证明在边境增设重兵,钱粮开销远远高于和亲。众口份议之下,顺明帝也只能听从’臣与戎狄使节多次谈判之后,双方议定的陪嫁,最终定为布帛五十万匹,银九百万两,稻米麦子总计八十万石。

    北方大旱,楚国也拿不出更多的米粮。莫托对此心知肚明,尽管陪嫁数量比预期中要少得多,却也聊胜于无。毕竟,此次和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从楚国这边得到银钱米粮。至于两国之间是否再次爆发战争?打不打?什么时候打?这些事情楚国根没有主动权,一切都由戎狄了算。

    总之。和亲只是个借口。当然,楚国也可以从中得到两年左右的安定。正如朝廷官员们所,出兵反击,花费远远高于和亲给出去的这些。如果边境官兵百姓死伤惨重,损失就远远超过了陪嫁礼单。

    既然大家看中的东西是物资钱粮,那么和亲人巡就不再重要。按照惯例。顺明帝把事情交给了宗人府,挑选了一个相貌不错宫女,赐予了县主的封号。紧接着连续提升此女身份品格,给了一个悦华公主的名头。现在,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差不多,只等入秋以后,和亲队伍便可上路,前往北方戎狄。

    之所以疡秋天和亲,也是朝中大臣们的考虑。若是和亲队伍走得早了。不定戎狄得到物资钱粮就会翻脸不认人,再次境掠夺。若是走得晚了,戎狄那边又会是楚国不讲信用。疡秋天过去,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不算早也不算晚。如此一来,能够迁延戎狄南下的时间,还可以再拖一年。

    顺明帝不明白,早就已经谈好的事情。使者莫托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又出来。难道,戎狄觉得。和亲陪嫁上物资数量不够,想要反悔不成?

    顺明帝心中是这样想,那边戎狄使者莫托却显得很是愤怒。他的声音很大,在大厅里引起阵阵回荡:“敢问楚皇陛下,这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