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五节 国事(第3/3页)冲天斗神

不战而解。

    杨天鸿手指转向了地图北面的齐国,认真地:“至于齐国,解决方法与魏国差不多。起来。对于战争,齐国恐怕还要比魏国更不愿意与我国为敌。他们同样也要面对来自戎狄的威胁⊥算是吐谷浑单于攫百万精锐南下,齐国也必定要遭受攻击。戎狄的社会制度与我们不同。吐谷浑能够控制的直系力量,只有金帐之内的数十万骑兵。左右贤王、休屠王、楼烦王、白羊王等等,对单于的命令都是听调不听宣。这是戎狄的特性,只要能有好处,根不会顾忌齐国还是楚国。吐谷浑主力必定是力进攻我国,至于戎狄其它各王。只会沿着长城关隘,寻找可乘之机。面对这种情况。齐皇必定也是下令大军在边塞严加戒备⊥算齐皇有心攻入我国,也必定也是要首先提防戎狄。如此一来,胜武关最多也就是局势紧张,却不会爆发实质性的战斗。”

    东方空脸上的紧张神情已经完松懈下来:“如此来,魏国和齐国都不足为惧?”

    杨天鸿点头道:“的确如此。陛下只需派出使节,对魏皇和齐皇言明今日在宴会上发生的所有事情。表明所有事端都是戎狄使者莫托挑起,再送上金银礼物,此事也就消弭于无形。当然,魏国、齐国朝中重臣话也很关键。最好,多送礼物对其进行贿赂。两国相交。这些关系早晚都能用得上。”

    这话得一语双关。顺明帝和东方空都没有多问。他们很清楚:若是按照杨天鸿的法子处理,对于楚国的确有着很大的好处。毕竟,只要解决了来自北方戎狄的威胁,楚国兵锋必定会指向魏国和齐国。

    也许,顺明帝是看不到这种局面了。但不管怎么样,身为皇帝,总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些值得称道的遗产。

    勤政殿上的气氛已经不是那么紧张。无论顺明帝还是东方空,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心急如焚。杨天鸿话有理有据,绝对不是空口妄言。既然事情已经明,高高挂起的心脏也就慢慢落到了实处。顺明帝目光在地图上继续北移,落到了标注着“戎狄”两个字的大片区域。

    “至于戎狄,才是真正需要重视的问题。”

    杨天鸿面色开始变得凝重:“陛下此前将三十万历州军交给微臣,若是有个几年时间作为缓冲,微臣必定会让此战变成戎狄终身难忘的噩梦。戎狄骑兵来去如飞,现在从安州调兵显然来不及,只能就近调派历州军参战。”

    顺明帝的眉头再次皱紧:“吐谷浑麾下直系精锐至少有六十万。加上其它部落诸王,总兵力该在两百万上下。戎狄在北方与其它国家也有战争,真正用于进攻我国的力量,大约为百万左右→州军只有三十万,加上边塞诸镇,恐怕难以抵挡。”

    杨天鸿笑道:“陛下只看到了事情最糟糕的一面。我们占有长城地利,更兼边地百姓随时可以征调。若是需要,随时都能组建民军。起来,想要此战不败,倒也不难。难的是如何才能狠狠打疼戎狄,让这些草原蛮子牢牢记滋训,从此之后不敢轻启战端。”

    听到这里,顺明帝呼吸变得粗重起来。他死死盯最天鸿,不由自主抓紧了他的手腕,语调严肃认真:“朕问你,真有不败的把握?”

    杨天鸿正色道:“若是想要战胜,微臣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若是拒敌于国门之外,保证边地百姓平安,微臣绝对可以做到。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绢大力量杀伤戎狄骑兵。最好,让他们死伤惨重,几年之内都不再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