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第474章 火箭再入大气层实验(第1/2页)最强地球导师
“因为我们这一次,还有一个项目没有完成。请大家搜索看最!更新最快的”
“什么项目?”
杨晨神秘一笑:“等等紫你就知道了。”
两人正着,就看到那显示火箭监控画面的投影,突然又发生了变化。
“发生了什么?”
“奇怪,又怎么了?”
“那是什么?”
“好像好像是之前那火箭啊”
人们在议论纷纷。
可以清楚看到,画面中,正是一团明亮火焰之中包裹的那枚半人马座号运载火箭飞行的图像。
而且,应该是在大气层中往地面上飞行的图像。那明亮火焰,是超音速飞行之时产生的激波导致的高温电离状态所致。而透过这火焰,可以清楚看到下方的地球,显然就是在重入大气层。
祝英雄不由得问道:“这是”
杨晨笑道:“我们的资源有限,当然要尽量的把所有可用的东西都用上,尽量一次实验中完成多项实验内容。这也是次火箭发射的一次实验内容:再入大气层实验。”
“什么?你们打算让这火箭再入大气层?那那不是完整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了?”
祝英雄对军事敏感性很高,马上想到了这点。
“呃也可以这么。但更重要的,却是航天飞机的技术啊r为我们打算完整回收这枚火箭,而不是仅仅将它当成一次性的武器用掉。”杨晨愣了下道。
话虽这么,但是,你能够完整的让火箭飞到你指定的地方回收,自然也可以让它便成导弹。
毕竟,回收在靠近地面的时候还要减速,这也是个技术难点,但要是变成导弹,可是不需要减速的,少了很多麻烦。
简单的,这个技术一掌握,只需要加上战斗部,那就是标准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
看台上那些专家们来打算过来一起庆祝一下,刚走过来就发现新的变化,一个个也是惊讶的看向监控图像。
突然,一个专家默默计算了下,顿时大惊失色:“等等,为什么现在我们还能看到这实时监控画面?现在火箭明明已经进入了黑障状态了啊!”
所谓黑障状态,就是导弹、飞船以超高速再入大气层的时候,所产生的激波导致的表面与周围气体分子呈黏滞和火烧状态,温度不易散发,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高温区内的气体和返回舱表面材料的分子被分解和电离,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它像一个套鞘似地包裹着飞行器。将会造成飞行器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衰减甚至中断的这种状态。
这种状态,目前人类科技还无法避免。
这样的话,现在大家应该看不到火箭的实时监控画面了。除非这监控画面是模拟图。但大家都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是真正的实时监控画面,并非模拟出来的。
“这怎么可能?”
几个专家大惊:“难道你们突破了黑障状态无线电通信的问题了?”
旁边的卫华曳:“当然没有,黑障状态对目前地球的无线电技术来,是无解的。”
“那这是”
杨晨笑道:“这当然是因为我们采取的非无线电通讯技术了啊。确切的,之前所有的卫星、火箭实时监控画面,以及其他通讯,我们都采取了两套系统,一套无线电,一套灵能通讯技术。为了保证和当前技术兼容,一般情况下都用无线电技术。但如果类似黑障这种无线电不能用的情况下,我们就将启用灵能通讯技术。”
“那”一个专家连忙问道:“灵能通信技术,现在发展水平如何?”
“基上和现有的无线电技术差不多。嗯”杨晨沉吟道:“不过目前来,作用范围只能在地面往上五万公里以内的距离。哪怕是地月之间的通讯,都无法实现。”
专家苦笑曳,现在人类还没有定居月球,除了极少数情况下,又有什么地月通讯的需求呢?
他又问:“灵能通讯技术是不是比传统的无线电通讯技术更难以被干扰、成更低?”
基上来,灵能技术山寨现实技术的话,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大大提升技术的效果,另外大大减少技术的成。
杨晨点点头:“没错。”
这专家曳不再话了。
倒是旁边另外一个专家一声长叹:“这灵能技术一出,我们之前的研究就都可以放弃了啊难道,未来将会是灵能技术淘汰一切传统技术的时代吗?”
杨晨却曳道:“不然。灵能技术固然可以高效、低成的复制传统技术,但传统科学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甚至不可取代的意义。”
“为什么怎么?”这专家颓然道:“传统技术能做到的,灵能技术都能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反过来,灵能技术能做到的很多东西,传统技术根就作不到,那研究传统技术还有什么用?”
“很简单,灵能技术固然犀利,稳定性上却成问题。”杨晨道:“要知道,灵能技术,是建立在灵气上的。而灵气却并不是一个不变的常量,空间不同、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