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1/2页)唐寅在异界

    稳定的环境∮大的人口、兴盛的商贸都是提升繁华程度的基础,现在的天渊郡已隐隐具备了这三条。随着外来商人的增多,地百姓们也逐渐清醒过来,摒弃成见,与贝萨城邦的往来日益增多。

    贸易是互惠的,天渊郡这边把风国的特产卖到贝萨,还回贝萨的特产,回来之后再转卖给其他诸郡县,赚取巨额差价,贝萨城邦也是如此,把风过的特产卖给内陆民众或者转售给其他周边国家,转得利润更多。

    平原县这个曾经饱受战火摧残被誉为风国最差的县,现在反而是最兴盛繁荣的,不仅横城与边城人满为患,就连原来的普通镇子都迅速兴旺起来,街头上随处可见前来风国经商以及云游至此的贝萨人。

    商贸的兴盛给郡里的财政带来巨额收入,不过上官元吉可没敢忘,那就是农业,农业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农业,一切都是浮云。没有粮食,就等于没有军队,就没有自保的能力,不能自保,眼前的和平与繁荣就只会是昙花一现∩于经商有利可图,郡里的农户不少都弃地经商,上官元吉从郡库里拨出大笔的金银重赏农耕,保持郡内农业的持续。

    这时上官元吉的内政天赋彻底发挥出来,预见准确,懂得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政策,从而使天渊郡发展稳定,不至于各行各业之间出现失衡的状况。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这为唐寅的大规模扩军提供了最强有力的种。

    就连日后的唐寅也承认自己取得的成就七成都要归功于上官元吉,如果没有他,自己根就养不起一支如此庞大又战力强盛的军队。

    宁国大军在盐城与风军足足交战了三个月,直到这时候唐寅才准备真正出兵增援。

    此时的天渊郡编制齐,人力齐整,共有二十三万人之多,其中战力最强的平原军占十万,三水军。赤峰军各占五万,直属军有三万,现在唐寅的野心也比刚做郡守那时大得多了,打算挥军南下,协助王庭一口气击垮宁军,获得更高的地位。

    连日来,大军逐步南调,一批又一批的天渊军源源不断的从各县开出,集结于天关,唐寅和以邱真为首的麾下将领们也离开顺州,去往天关。

    天关并不,但此时聚集二十多万的大军还是显得狭窄,关内、关外到处都是营房营帐,穿戴黑色皮甲的风军随处可见。

    唐寅并为打算在天关多加逗留,想留兵三万守家,自己统帅二十万大军直接去往盐城。

    这日,他正在营帐之中和邱真等人商议行军路线之时,外面有士卒近来禀报,称顺州收到盐城的飞鸽传书,特送来给唐寅过目。

    唐寅甚是奇怪,盐城内会有谁给自己飞鸽传书呢?难道是舞媚大姐?算起来,自己与舞媚也是好久未见,这次去往盐城肯定能见到她,当她看到自己已身为郡守又统兵二十万时,不知他会是副什么表情。

    想到这里,唐寅忍不兹逍∷低,伸手道:“把信给我!”

    “是!大人!”送信的顺州吏急忙快步上前,将书信恭恭敬敬地递交给唐寅。

    唐寅接过,只看信封就大失所望,上面并非是舞媚的字迹。

    由于是飞鸽传书,信封和信纸是连在一起的,卷成一团,外面有蜡封,只是信纸外面写着‘唐大人亲启’的字样。

    他从上官元武那里取过火捻子,点燃后融掉蜡封,展开信纸。低头细看。

    众将们并未太关注信里的内容,盐城来信十之八九就是催促增援一事,他们还在就哪条路线快慢,哪条路线利不利于行军之事进行讨论,不过邱真第一个发现唐寅的脸色变了,拿信纸得手也在微微的哆嗦着。

    唐寅那个流露出这样的变化可太少了,现在这是怎么了?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邱真暗皱眉头,停止与众将得讨论,举目直勾勾地看向唐寅。

    众人这时也察觉到不对劲了,纷纷捅身躯,大眼瞪眼的子着唐寅。

    不知过了多久,唐寅总算是把这封并不长的信看完了,然后环视众人一眼,什么话都未,把头又低下去了,沉默无语。

    见状,众人更是心急,邱真忍不住问道:“大人,信中是什么内容?”

    唐寅没有答话,双指夹着信纸,递给邱真。

    后者连忙接过,等他从头到尾看过之后,人也惊呆了,怔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

    这究竟是封什么信,怎么谁看完谁都要发呆呢?众将纷纷围到邱真左右,七嘴八舌的问道:“邱大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邱真回神,咧了咧嘴,把信递给众人。

    众人低头细看,这信是唐寅做兵团长时,手下千夫长之一的邓明洋写来的,这没什么,不过信中的内容太令人震撼了。

    信上明晃晃的写着,风国上将军钟天串通王宫卫队,在王铤之上埋伏重兵,公然造反,杀害风王展化、太子展震,城诸杀展氏一族,并制住梁兴、舞虞、子阳浩淳为首的王廷权贵,自立为王,改国号为鹏,采使节与宁军议和,将潼门以西二百里风地割让给宁国。

    “啊?”看过这封信后,众将们也傻眼了,一各个惊若木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