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发展(第1/2页)仙灵图谱
两百年不见,飞廉城外的龙尾山有了很大的改变
出了飞廉城,可以看到漫山的灵茶郁郁葱葱,一块块茶田规划严整,周围聚灵阵法将散乱的灵气聚拢起来,使这些灵茶有足够的灵气供养一个个衣着整洁的炼气修士在茶田间忙碌,或是施展法术催促其成长,或是利用秘法防止病害,或是修剪枝叶使之生长更得法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灵玉记得,龙尾山上灵脉不显,昔日除了几处灵气不错的地方划出了药园,其他地方都只是荒野
临近飞廉城,龙尾山的地价不便宜,可灵脉不算上佳,买了用处也不大,因此一直无人问津
当初她打通下界的通道,曾经花上万灵石买了一块地,当做玄渊观的驻地没想到两百年不见,龙尾山大变样,与昔日然不同了
&qut;观主,这是怎么回事?&qut;
前头引路的观主听到灵玉的问话,侧了侧身,恭敬道:&qut;弟子王通启,太上长老称呼通启便是,不敢当长老尊称&qut;
得知灵玉便是传中那位开启上界通道的太上长老,玄渊观现任观主王通启的态度恭敬中多了一分仰慕
若非这位太上长老,他们这些修士,毕生只能达到炼气期,蜗居于千世界,无从得知这么一个奇妙的修仙世界
听太上长老是玄渊观前代弟子,千辛万苦找到通往沧溟界的空间节点,险些丧命其中后来她结成金丹回到千世界打通了来到沧溟界的通道,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对这位太上长老,玄渊观的弟子景仰无比她出身千世界,在沧溟界毫无根基,却在短短的百余年间结成金丹,这在沧溟界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更没想到的是,这次见面,这位太上长老已经成就元婴了!
要知道这位太上长老,比他大不过百岁……
王通启想到那些传,不禁悠然神往
&qut;王观主,龙尾山什么时候种了这么多灵茶?&qut;
听到灵玉的问话,王通启回过神,答道:&qut;太上长老有所不知,我们玄渊界没什么特产,弟子修为又寻常,生计艰难,后来就想了个法子租了龙尾山种灵茶,没想到生意极好这才慢慢兴盛起来&qut;
这话时,王通启神情骄傲,可见玄渊观近年发展得不错
灵玉与罗蕴一直有书信来往,知道玄渊观日渐壮大,手头有几笔不错的生意,只是没想到他们弄出了这么大的规模
想出这个法子的,是个人才龙尾山灵脉不佳,种灵药效果不好,而且耗时长,难有收获改成灵茶非常适宜,它们对灵气要求不高,此处灵脉用来种茶足够了而且,茶叶一年一收,每年都有进项,对他们这种势力来,不会因为资产积压无法回收
&qut;玄渊界?&qut;灵玉注意到这个称呼
&qut;是&qut;王通启点头,&qut;星罗海称呼我们那个世界为玄渊界&qut;
两百年下来,所谓的三大道观已经合成了一个势力知道有沧溟界这么一个修仙世界的存在,他们的眼光哪还会放在的下界?在下界修炼到炼气五层,可以承受空间节点的磁力,他们就会来到上界,继续拼搏
玄渊观对下界管理严格,可来到上界,就不再限制他们的自由,想去哪里去哪里,甚至加入别的势力,也不会多管——星罗夯有门派存在,只有入乡随俗,才不会被排斥
灵玉感叹:&qut;当年玄渊观祖师们心心念念做天下第一观,若是他们知道,如今我们那个世界以玄渊为名,会不会很欣慰?&qut;
王通启笑道:&qut;只怕祖师们知道有这么一个世界存在,就不会在乎天下第一观了当年弟子也以为,无论如何,自己都不会投到玄渊观门下,背叛师门,到了上界才发现,所谓门户之见,实在目光短浅&qut;
听他这话,灵玉奇道:&qut;你原先并非玄渊观弟子?&qut;
王通启是现任观主,又以通字为道号,按玄渊观的传统,他应该归属太虚宫,是以灵玉根没想过,他可能并不是玄渊观出身
&qut;不瞒太上长老,&qut;王通启答道,&qut;弟子出身无极观&qut;
&qut;哦……&qut;灵玉点点头,难怪,以王通启的样貌,年纪怎么也有两百多岁了,他若是玄渊观弟子,当年应该见过她才是
&qut;对沧溟界的修士来,我们都是玄渊界出身,到底归属哪一观,谁会在意?&qut;
同样出身的修士,来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抱团生存,这是很自然的选择
话间,玄渊观的观到了,一名道士带着两名道童急匆匆迎上来,看到灵玉,眼睛一亮,上前深深一揖:&qut;蒋抚鸣拜见太上长老!&qut;
这名道士筑基后期修为,样貌三十来岁,比观主年轻一些,灵玉在他脸上看到了熟悉的痕迹,认出他就是当年跟在张青书身边的弟子
&qut;不必多礼&qut;灵玉一拂袖,一道无形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