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守岁(第1/2页)平凡的明穿日子

    炮竹声声,一年之中最重要的除夕之夜,徐家一家子在福寿居围着老太君守夜,问题是老太太因几个儿子孙子们不在身边,未免显得不太开心。

    宴席撤下去之后,窗户外一片火树银花,红叶和绿竹带着一群丫头尽情燃放着各式烟花,徐灏陪着玩了一会儿,又随着父亲徐庆堂带着一群家丁四处走动,这时候最怕不慎走了水。

    从村子口返回来,徐庆堂吩咐儿子快回去承欢膝下,他自己则带人继续守在外宅。

    徐灏回来后老实坐着,看着看着窗外的烟火渐渐迷糊起来,他已经习惯了早睡早起,此刻还未过午夜,上眼皮子和下眼皮子已经打起了架。

    三太太刘氏前日惹恼了老太太,即使第二天早早过来请罪,老太君却没给她什么好脸色,此刻话都不敢多半句,低垂着眼睑坐在一边。

    眼瞅着徐灏就要睡着了,萧氏过来轻轻碰了下儿子,对着老太君笑道:“怪没趣的,要不唤几个能会道的妈妈进来,给咱们讲几个故事听听?”

    倚在太师椅上的老太君身穿绣满寿字图案的绸缎大袄,戴着万寿大红抹额,意兴阑珊的摆手道:“都听的腻了,了这些年还是那些老段子,不是才子会佳人就是神神怪怪的,再人家也得家团圆呢。”

    “妈妈们天天团圆,也不差这一晚。而且为了博您老一笑,上上下下谁不乐意?要不媳妇出五十两银子来悬赏,谁的咱们都笑了,就给谁。”大太太王氏笑着凑趣。

    老太君这时来了兴趣,笑道:“难得你好大的手笔,就凭这儿老身也得听。呵呵,这可是你的,可不要到时反悔。”

    王氏笑道:“媳妇可不敢当着您老的面前撒谎,只求您老开心,花再多的钱也值当了。”一边的刘氏也忙道:“我也出五十两的银子。”

    老太君笑了笑,她身前的萧氏抿嘴一笑:“先好了我可没钱,没的到时候怪我气。”

    “你就是一只铁公鸡,罢了罢了,老身替你这没脸皮的出。”老太君没好气的大手一挥。

    “哎呦我的老祖宗。”萧氏双手环绕,上前一把抱住老太君的腰,脸贴着脸大笑,“您老总我脸皮最厚,怎么这会儿子就没就没了?岂不是您老人家自打嘴巴呢?”

    老太君气的用手不轻不重的扇了下萧氏的脸颊,笑骂:“这么大的人了,没羞没臊,大过年的,我也懒得骂你。”

    看着萧氏和老太太一人一句的相互笑骂,家人都笑了出来,这边一听到有赏银,徐灏顿时清醒了,叫道:“也不用喊妈妈们来了,我来。”

    “老身赞同。”老太君笑眯眯的点头,当下笑着解释:“这几日灏哥儿陪着我话解闷,每每逗得我开怀一笑,咱们都听他好生一个新奇有趣的故事来。嗯,有奶奶给你做主,到时候少不了你的赏钱。”

    王氏闻言轻笑道:“敢情灏哥儿在外面长了事,那就一个给大娘听听。”

    “怪不得男人们都喜欢逗留在外,什么新鲜事听不到?就是别乱花钱给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刘氏忍不住酸溜溜的道。

    老太君顿时皱起眉头,除夕夜就当做没听见。可萧氏眼皮不揉半点沙子,见状淡淡的道:“孩子懂事,外面半年一文钱都没张口要过,我还生怕他攀上了谁人,每日里都派人看着,才知道他不是请教村里老人田里的农事,就是帮着庄上收割粮食,整日里忙的不得闲。要不就是教村里的子们读书识字,就因此被村人一致推举做了祭酒,到让我这做娘的大为欣慰,埋怨自己连自家的孩子都信不过。”

    家人还是第一次听到此事,都不免大感惊讶,纷纷朝徐灏看去。老太祖欣慰的道:“做得好,富贵而不忘分,那祭酒一向得是最德高望重的人才能担任,看来你娘的半点不假,你今晚让奶奶很高兴很开心。”

    儿子得了来自老太太亲口出的天大彩头,萧氏因此兴奋的眼眸流转,整个人变得神采飞扬,徐青莲和徐红叶俱都神色欢喜,心中喜悦非常。而刘氏则脸上一红,灿灿的不出话来,家上下谁不知道自己儿子花钱大手大脚,更是无故在外头惹事生非。

    徐灏心中也挺开心的,面上带出了笑意,并没有特意隐藏自己的情绪,不经意间,他来融入到了徐家。

    看了眼三媳妇,老太君随即冷哼道:“子不教娘之过,还有你,过节连两个儿子都敢忤逆不回家。”

    好端端的的被老太太当众教训,王氏面上难堪赶忙起身当众认了错,心中不由得大恨。

    徐灏有心缓和下气氛,针对现在屋里都是女人的特点,道:“孙儿可了。嗯,今晚给大家讲一个还珠格格的故事听。”

    众人都被吸引转过头来,老太君兴致盎然的问道:“什么是格格?”

    徐灏不慌不忙的解释道:“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是海外其它部洲一个国家对于公主的称呼,大抵是因中原正朔被北方的族入侵,连带着公主的称呼也被格格等取代了。”

    老太君明白的点点头,对着满屋子女人道“原来如此,这一地有一地的风土人情,凤阳老家有句老话仅仅隔着三十里地,各村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