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坦诚秘密(第1/2页)平凡的明穿日子

    风雨欲来,经过足足半年的时间准备,布政使张暰牟渴鸹就瓿桑ナ粲谘嗤醺奈迩Щの澜员坏鞒龀峭猓坊涣艘慌欤究刂屏吮逼礁谕馄呶酪煌蚨啾恚叫骼春幽贤吞锞咳Ф嗳耍磐虐Я送醭恰?

    平安率一千密云军士封死了北门,从燕王府到南面端礼门的道路上,用栅栏拒马等层层设防。不经允许,任何人都不能出入。

    不知不觉到了六月末,朝廷将派往京城替燕王府辩解的使臣邓庸下狱审讯,最终得到了朱棣谋反的确切罪证。

    如获至宝的齐泰黄子澄马上进宫禀报建文皇帝,朱允炆沉默良久,苦笑道:“事已至此就依爱卿之议,但绝不可伤了皇叔性命,置朕于不义。”

    “臣遵旨。”黄子澄掩饰不住内心欢喜,笑容满面,多年来的忧虑一朝得解,重重松了口气。

    方孝孺拿着一柄湘妃竹扇,欣赏着御书案上的滕王阁序,道:“此乃唐朝王勃十几岁时所作,当时自都督阎伯舆起,一郡俊才驹惊赞,未敢非议一字,似我这等一个人,自不敢妄谈长短了。况且,更兼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四人,名扬四海,称一代才子的呢?然而《春秋》之一字中寓着一褒一贬,亦未能消其疵病,圣人之书,尚不免有失,贤士之文,岂得无失呢。”

    黄子澄笑道:“所以德高望重的方大人当主持修订‘太祖实录’和‘类要’,著书立作阐明圣人之道,待日后以总裁之名面修缮古籍时,官当追随大人之尾翼,耗十数年之苦功,编撰出建文大典,一振我朝之文风,再现文景之治。”

    方孝孺捻髯微笑,道:“固所愿而。”

    朱允炆欣然道:“待燕王叔进京时朕当亲自迎接。奉养天年。此外朕还得劳烦诸位爱卿尽心辅佐,方师傅负责文治,你二位当帮着朕继续削藩,朕不能留给后代子孙任何隐患。”

    “陛下圣明。”黄子澄衷心赞叹。

    等二人出了宫门,齐泰冷冷的道:“莫当燕王没有反抗之力,不听官之策,若是出现闪失。你就是国之罪臣。”

    黄子澄笑道:“齐大人多虑了,现今燕王如同笼中鸟矣!没有周详准备怎能轻率动手?官当初建言是对的,周王等早有不法之名,削之名正言顺,谁会不服?辽王宁王都已经上表臣服,如今只事燕王孤掌难鸣。北平都被控制在手,燕王一定会束手就擒的。反倒是若听从齐大人的建言第一个对燕王下手,师出无名没有准备,想燕京乃三朝王兴之地,坐拥近十万狼虎之师,有周王代王齐王等鼎力相助,就算朝廷一一剿灭那也会使得各地兵祸连接生灵涂炭。你我那才是千古罪人。”

    “书生之见,希望如你所言。”齐泰冷着脸拂袖而去。

    黄子澄得意大笑道:“齐大人别忘了下官文缉捕燕王,官静候佳音了。”

    七月初一,距离城内不过五里路的一处道观,徐达和徐灏坐在屋里品茗聊天,朱高煦一脸兴奋。

    院子里花棚下,朱高炽神色感激的道:“多谢二位冒死前来,如果我父子今次得以不死。此恩必当报答。”

    对面坐着的二人乃布政司书吏张亨和按察司刀笔吏李友直,竟偷到了张暫统⒗赐淖嗍璨莞澹绕涫亲钚乱环萆厦婷魅沸醋徘胫甲侥弥扉鸵桓闪ナ粲谘嗤醺那ЩО倩В胍煌蚓 ?

    李友直恭声道:“此乃卑职心甘情愿为殿下效命,此次能不负徐大人嘱托,多年辛苦也算终有回报。”

    朱高炽惊讶的道:“莫非你二位是?”

    张亨笑道:“实不相瞒,我二人皆是锦衣卫出身。当年因得罪上司而被贬作苦役,幸亏有徐大人相救,两年前奉命做了文吏,总算是幸不辱命。”

    朱高炽叹服道:“徐灏真乃张良再世。”

    屋子里。徐达神色有些复杂,道:“果然你在锦衣卫没有浪费时间,提早做了充分准备,看来这一次论功行赏,当属你得了头功。”

    朱高煦兴奋的道:“我算是服了表哥,原来你两年前就开始预做准备了,要帮着父王继承大位,可是竟一直瞒着我,不讲义气。”

    徐灏微笑道:“你年纪还不好和你明,其实姑父深得众望,我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这几份奏疏早就被指挥使张信秘密送到燕王府了。”

    徐达道:“算时间朝廷的旨意应该快到了,最迟不过三天张暰突岫郑阕急负透呶跻黄鹄镉ν夂希俊?

    徐灏笑道:“非也,当日得到您老的提示,高熙和张辅要带兵前往居庸关,伺机夺取。”

    徐达叹道:“看来燕王有你等文武忠心辅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日就将牢牢占据北平府,兵出居庸关和朝廷大军对垒,就是不知到底鹿死谁手。”

    朱高煦迫不及待的道:“我这就去找张辅,今晚就动身,哈哈。”

    等他一离开,徐达目不转睛的盯着徐灏,幽幽道:“你投靠朱棣老夫不意外,但观朱棣为人活脱脱的乃朱元璋再世,你就不怕重蹈老夫覆辙,一旦他做了皇帝后,被鸟尽弓藏?”

    徐灏平静的道:“眼下就是前车之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