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收米(第2/2页)青云直上
、杨乐义、粮所的同志商量着如何收购的问题。
看着自己儿子与乡里的领导和村里的干部在那里有模有样地商议着问题,刘存利的脸上突然自豪起来,这子来有官样了,他们老刘家还从来没有出过官,这子会不会成为第一个?
经过商议,刘哲宇和韩远庆决定,先收村里头老弱病残家的米,然后收普通群众的大米,最后收党员干部家庭的大米,按次序来,一定会把大家手中的米收完,不能争不能抢,保证收米秩序。
杨乐义看到刘哲宇站在那里提出的主张有模有样,事情安排得有条有理,姿态也高,让他不禁感叹起来,这老刘家的孩子看来有出息了啊!
刘存利在旁边一听到普通群众优先,心里便不禁想到,他们家也是普通群众岂不是不要等到最后了?但转念一想,自己儿子却是党员干部,这算不算哪?还没想完,早有群众开玩笑地了起来,刘哲宇一听,马上告诉他们道:“我们家也算是党员干部家庭!”
村里的群众看到刘哲宇年纪处事就这么公道,不禁是鼓起掌来,韩远庆在旁边看到后,心里也是油然生敬,怪不得祝子船没亲没故地会想着法子帮他,专门让他来收购村里的米,这年轻人有两下子!
商议好之后,现场就开始按照次序来收,但刚开始收,突然有一个老年人跑了过来问道:“同志,你们到不到我们村收米?”
刘哲宇一听马上走过去道:“大爷,我们收的都是金湖贡米,别的米不收。”
老年人就哀求道:“我们村的米也卖不出去,你们能不能再多收一点?”
看到老年人也很可怜,刘哲宇就转头看向韩远庆,韩远庆马上道:“我们吃不了那么多米的,而且我们只收品质好的米,其他米是不收的。”
老年人听了之后就是很失望的样子,转身走了,边走边喃喃地道:“明年我们也种贡米!”
看了老人的神情,刘哲宇心里也很伤心,乡里头一定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啊,不能只解决金湖一个村的困难,只是他现在什么都不是,就是想帮忙,也没有办法,现在能解决自己村的情况也是幸运了!
虽然看到外村的老人很伤心,但刘哲宇还是要求保证收米的质量,绝对不允许以次充好,这是信誉,也是今后发展的保障,坚决不能心一软,就稀里糊涂了。
米收得很顺利,收了有两个多时,大家突然看到乡里的吉普车匆匆驶来,最先从车上跳下的是梁军,然后梁军下车后给开了车门,曹大富那肥胖的身躯就从车里面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