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谁在怀念民国时代?(第2/2页)大穿越时代

莽,彼此之间总是打来杀去的,但对知识分子倒是十分的客气。哪怕在财政上捉襟见肘,也从来不曾亏欠这些专家学者们的薪水。就算是鲁迅这样总喜欢与执政当局闹别扭的刺头儿,教育部门也不曾扣了他的每月3银元高薪。

    而这些教授们的职位通持很稳当,既不像商人那样可能因为投资失败而破产,也不像官员那样随时可能因为政权更迭而被无故罢免,还居住在治安相对良好的大城市里,不像乡下地主们那样要担心农民抗租、土匪劫掠、军阀勒索,堪称是铁饭碗中的铁饭碗。所以,他们的幸福生活常趁后人感叹不已。

    再回过头来看看当代,在如今国内的沿海一线城市,大学讲师的基月薪通常在6元上下,副教授8元,教授1元。而门卫、勤杂人员的薪水,最起码也有元左右。两者仅仅相差3~5倍而已。

    对于这样被大幅度缩的收入差距,广大劳动人民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觉得这些教授的收入已经够高了,更何况在教育机关的编制内,很可能还有分房子之类平乘享受不到的优厚福利。

    如果在现代把大学门卫、勤杂人员这些人的收入,压缩到民国年代的标准,也就是原来的1%,月薪只有元左右,而物价指数不变,福利待遇无,此外还要时诚欠薪水……我想他们应该就可以充分体会到当年**在北大图书馆里干活时的心情了——“……我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我的思想来激进……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摘自斯诺的《西行漫记》)

    所以,劳苦大众们就算对当今社会有些不满,也绝对不会怀念那个月薪3元人民币的民国年代。

    而当今的很多“砖家叫兽”们回顾历史,却觉得心里非常不平衡——在他们看来,时代在进步,知识应该更受尊重,知识分子的薪水也更应该与时俱进,跟愚民们拉开差距才对!

    哪怕是按照民国时代的“落后标准”,他们最起码也该拿元的3到5倍,也就是月薪6万到1万才算是合理啊!可现在政府才肯给民国标准的1\/1!!真是太不尊重知识分子了!!!

    ——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可以很轻松地在北京买一座四合院。而现代的大学教授,想要在北京弄个1平方米的三室一厅,都要几乎买到通州那边的地界上去了!

    对于这些人来,当代社会给他们提供的待遇,远远不如民国年间的高标准,自然要满腹牢骚,并且无限怀念那个“美好的年代”。而他们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也是最擅长玩笔杆子的一类人,自然有事在笔下“发明”出无数描述民国时代美好之处的“新思维”、“新发现”了。

    ——正如我们在政治课上学到的那样,一切问题从根上讲都是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