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连满人都要揭竿而起的满洲国(第2/8页)大穿越时代
把自己消灭大半,或者驱逐到荒山野岭间的印第安保留区,同时欣喜地看到这片土地上诞生出一个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还会有一个感恩节来纪念他们这些愚蠢的土著人……而是嗷嗷叫着摸出弓箭和长矛,宁可拼了命也要把这帮白人给统统宰掉吧!
道理也很简单:船上那些欧洲白人的梦想与消,就是美洲印第安人的灾难和绝望。
而在当年的伪满洲国,日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也跟白人移民和印第安土著一样相差仿佛。
——正如在印第安人眼中,伟大的美国只是他们的噩梦一样,“满洲国”也绝对不是中国人的乐土……
首先,在具体讲述伪满洲国的社会面貌之前,请让我们先对民国初期的东北三省状况进行一番追溯。
自从入关定鼎以来,满清皇室就一直把起家的东北地区,视为王朝最后的自留地,预备在时局不利的时候“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故而设立了“柳条边”阻碍人口迁移,禁止中原汉民开垦东北的“龙兴之地”,大大妨碍了东北地区的开发——直到鸦片战争前夕,整个东北三省依然只有3万人口,跟明末相差无几。而且就连这么一点人口,也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最南端的辽宁,当时吉林将军辖下的总人口居然只有区区六七万,平均每十平方公里才有一个人,人口密度比之今天的**还要不如,其蛮荒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清朝皇帝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东北地区长期处于未开发状态,缺乏最起码的人口和资源,导致东北地方官府根无力抵御从欧洲远道而来的俄罗斯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俄国人仅仅依靠威逼和恐吓,就一口气割占了1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沃土!
痛定思痛之下,清朝从186年开始逐步松弛了“柳条封边”之策,允许汉民开发满洲。到了甲午战争之后,为了抵御日俄两国的蚕食,清廷终于完放开了禁令,竭力鼓励汉民出关开垦荒地。截止到民国初期,东北三省已经有了两千万人口。而之后统治东北的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也延续了这一“移民实边”的政策,最终在日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前夕,让东北人口增长到了三千万左右。
民国年代的前期,在连年内战、灾荒频繁,民不聊生的华北地区老百姓眼中,山海关外那一块地广人稀的肥沃黑土地,就如同十八、十九世纪欧洲人眼中的美洲新大陆一样,是一片“消的原野”。从山东、河北等地出发去“闯关东”的人潮,也仿佛上个世纪渡过大西洋移民美国的欧洲人一样络绎不绝。
虽然当时的东北遍地土匪横行,犹如美国西部片里的西部荒野一样缺乏秩序,但那片“棒打狍子瓢舀鱼”黑土地,还有丰饶的煤矿、铁矿和金矿,对祖祖辈辈都渴望着一块田产的中国人来,还是充满了诱惑力。而这片黑土地也没有辜负中国农民的辛勤耕耘,很快就给了他们难以想象的富饶收成。
例如,在电视剧《闯关东》里,就有这样的情节:主角朱开山一家在山东逃荒的时候,都已经快要饿死了,但当他们在东北落户之后的第一年,过年时就吃上了热气腾腾的白面饺子,此外还有满满一桌鸡鱼鸭肉,这些情况都是基属实的。还有一集的内容,是朱家在东北成了地主之后,长工耍赖不干活,理由居然是“都两天没吃肉了!”可见当时东北人的饮食水平不仅胜过了华北,或许比日后的韩国都要高一些。
此外,由于东北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故而与关内延续几千年的农经济不同,东北的粮食生产在近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商品率,不但粮食自给不是问题,东北的商品粮还大量的输出到关内和国外,而东北大豆更是享誉世界,让迁移至此的关内百姓迅速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
接下来,东北的工商业也依托着商品化农业逐步建立了起来,虽然早期只是搞了一些磨面粉和榨油的作坊,不如内地的洋务运动那么气魄宏大,但由于资金充裕和环境相对稳定的缘故,东北的民族工商业在民国前期发展得相当迅速。截止到“九一八”事变的前夕,东北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以及一个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建立起了国最大的面粉、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不仅能够与长江流域的工业城市相抗衡,甚至还对日的商品倾销构成了严重威胁。
从张作霖在1918年接任东北三省巡阅使之后,东北三省内部一直保持着相对和平的环境。虽然有过郭松龄叛乱、中东路事件等几次短暂的战乱,但持续时间不长,造成的破坏也不算很大。至于比较激烈的两次直奉战争,基上都是在山海关内作战。跟战火连天的中原地区相比,东北这边已经称得上是很太平了。
所以,在民国前期的东北地区,虽然同样有着官府的压榨,土匪的肆虐,但那些闯关东的中原移民们,还是一头扎进了这个充满了消的新天地。他们淘金、种田、经营饭馆、搞货栈、跑马帮、开煤矿,为了过上富裕生活而不懈地努力,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家致富,但至少混上一碗饭吃还是比较容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