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厚脸皮的契丹人(第3/4页)大穿越时代

南下会猎。

    但这种军事体制的缺陷也很明显。首先,这种制度颇有点中世纪欧洲“我是国王的附庸,但我的附庸不是国王的附庸”的味道——在这支军队之中,耶律大石真正能够如臂指使的嫡系部队,不过是可敦城内的五百契丹宫帐军和一千多城防军而已,其它部队都是各个酋长的部众,无法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其次,这还导致了军队指挥效率的异常低下,以及动员困难的异常巨大——耶律大石能够随时动员的部队,就只有城内的这一千五百常备军。至于其他部落的兵马,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和足够的利益,才能动员起来:如果是金军过大漠来袭,草原各部落自然会殊死奋战;如果是在秋高马肥之时南下劫掠,那么也会有大半的游牧部落乐意跟耶律大石一起去南方发财;但如果是让大家在初春休养生息之际,马匹削瘦掉膘之时,跟着耶律大石一起长驱千里,去光复契丹人的江山……这个就得商量一下价钱了。

    ——如果耶律大石想要恢复辽国,第一步就必须打回上京临潢府的契丹祖地,然后发动那里的契丹部落,征集起至少数万的族兵马,这样才能有跟女真人争天下的资……很显然,在此期间,他必须严肃军纪,不允许这些漠北游牧部落通过劫掠自己的契丹母族来致富,也不能把契丹龙兴之地的牧场划给外人作为战利品。为此,他就必须承担起这次远征的部粮秣开支,还要事先拨发大笔的军饷和犒赏,而不能指望各个部落“自费参战”,否则就不会有哪个部落愿意跟着他“义务劳动”。

    可问题是,在眼下的可敦城里,既没有足够的钱财,也没有足够的粮秣和军械来支撑这场远征。

    在过去的太平之时,可敦城的契丹官府在每年秋天都会组织商队,赶着膨马匹、驮着兽皮矿产来到边关,跟中原商人交换一些盐块、板糖、茶砖、铁器、布匹、香料,以及干豆子、燕麦、黑麦什么的过冬物资,用以维持和充实城内的积储——仅仅凭借可敦城外的片河畔耕地,是养不活可敦城内上万军民的。

    然而,随着辽国的崩溃和金兵的肆虐,这一传统交易在近年来已是时断时续,等到天祚帝被俘,耶律大石逃到可敦城之后,这些契丹遗民更是每年都入不敷出……几年下来,都已经快要变成穷光蛋了。

    而若是因为准备不足的缘故,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绝妙良机,让遭遇重创的金军喘过气来,或是让某些女真人治下的契丹部族首领,抢先一步揭竿而起,光复了契丹祖地,夺过了大辽复国的政治制高点,弄得契丹族内群雄并起……那么耶律大石的复国之路就会变得异常艰难,甚至闹出同室操戈的悲剧。

    所以,着“一事不劳二主”的想法,耶律大石索性厚着脸皮丢了节操,到郭大仙人这边来化缘了。

    ※※※※※※※※※※※※※※※※※※※

    “……于是,他就敲竹杠敲到你头上来了?这都已经算是恩将仇报了好不好!”

    浮空城的天守阁里,王秋目瞪口呆地看着郭京,“……我们看起来长得这么像肥羊和肉票么?”

    “……他大概是觉得,这笔竹杠敲成了最好,敲不成的话,也没什么损失。”

    郭京答道,“……就算是闹翻了,只要卑躬屈膝地赔礼道歉一番,我们多半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而麻烦在于,这笔竹杠还真的不能不让他敲!假如我们当真消契丹人尽快行动起来,进一步改变这个世界,从而获取到更多奖励点的话!”王秋想了一会儿之后,闷闷不乐地发现了其中奥秘。

    “……是啊,想要合作就得付出诚意。”郭京十分苦恼地摸了摸胡子,叹息着道,“……假如你明明知道你的朋友在饿着肚子时,却偏偏还要恭维他是一个可以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是一条宁可饿死也不求人的硬汉,你明明知道你的朋友要你寄点钱给他时,却只肯寄给他一封充满了安慰和鼓励的信,还告诉他自力更生是件多么高贵的事……假如你真的是这种人,那么我可以保证,你唯一的朋友就是自己。”

    ——虽然对耶律大石的勒索感到很是恼火,但为了让契丹人尽快出征上路,好改变历史获得更多的奖励点,王秋还是不得不抓着头皮,想办法搜罗货物满足契丹人的需求。

    “……军械的话,记得在从汴梁出征之前,哆啦a梦就在宋国的军器监里搬了不少东西,之后在相州又搬空了河北兵马大元帅府的武库,眼下应该还事不少,大概可以凑得出来。”

    “……食盐的话,我可以从市里的盐业公司拉一车回来,就是帮忙给超市进货,盐业公司的人应该不会有那个闲工夫来跟踪追查……至于用的钱么,反正食盐的价格不贵,我可以先垫上。”

    “……茶叶的价格就贵得多了,这么离谱的要求就给我驳回去!穿者的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一百万贯的铜钱实在是拿不出来,让野比大雄弄几麻袋玻璃珠过来,问他要不要!”

    “……最后是十万石的粮食……这个可就真的没办法了,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这么大手笔的粮食买卖都是很惹人注意的!”王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