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八章 滑翔(第1/4页)卖主角的小主神

    ps:看《卖主角的主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王逸尘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些被战争胜利刺激的有些癫狂的日军人。

    在巨大的,不可思议的胜利的刺激下,这些日军人浑身都是虚火,尽管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在连续作战之后,早也是疲惫到了极限,但他们仍在疯狂的追击溃逃的清兵,仍在做着超体能极限的超攻击和包抄攻击,十几个日兵就敢撵着几百,甚至上千的清兵满地乱跑。

    而王逸尘他们要做的,只是伏击这些其实也已经到了极限的日兵罢了。

    这让很多游戏者都长出了一口气。

    即便只是甲午时期的日军人,倘若他们真的扎好了阵势布置好了火力的话,还真没几个游戏者敢硬着头皮往前冲的除了抗战奇侠,没有人敢这么干。这跟送死没有什么两样。

    但伏击就简单多了。

    “丢人啊……”看着漫山遍野的清兵被区区十几个鬼子撵得满地找牙,王逸尘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摇了摇头。

    眼前这群清兵是李鸿章手下的北洋淮军《♂,≯甲午战争起来是清朝和日两国的国战,但若是李鸿章和日的战争,其实也不为过。因为一直坚持跟日人正面作战的,只有李鸿章的北洋军团罢了。

    倒不是满清不想多派点军队上去,而是到了这个时节。所谓煌煌大清所能拿得出手的军队,也就只剩下北洋而已了。

    但即便是北洋军队。其作战素质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没有觉醒民族意识。纯粹为了一枪两饷而作战的封建军队,跟近现代的职业军队相比,差距是很大的。加上承平日久,自中法战争后已经十几年不曾打仗了,北洋淮军当中原还算精锐的营头,也已经虚了。

    龟井兹明在《甲午战争亲历记》中这样描述清朝的北洋军队。

    “……步兵经常好像二百至五百一群,这一群中必有大旗两面。并有六厘米炮两门,携带兵器是毛瑟等优良步枪,必定在散开后射击为常规……”

    “他们经常用的队形是在散开后的一队中挥舞大旗开火。开火为随意射击,并没有一齐射击。他们的队形到处都有薄弱的一环,没有预备队。但被称为总预备队的,是经常担任总指挥官的护卫,在散兵线后方若干米的位置上。退却的时候,这个预备队先退,散兵则无秩序溃逃……”

    “也许是不善于射击,也许是不善于测量距离,他们射出的子弹多从头上通过。达到很远的距离。他们不考虑利用地形地物,从不用跪射,卧射,一律站着射击。这是为了保持队形的整齐。便于他们能力不强的军官掌握,否则他们很快就会停止射击溃退……”

    “淮军所部,只有聂士成所部有坚持射击到底的勇气。但是当我军在付出不大的伤亡(因为他们射击技术的低劣),逼近并且亮出刺刀的时候。清军每次都转入崩溃,无一例外……”

    这样的军队。在承平时期还有点架子,能勉强维持住一个老大帝国的脸面。但真正碰上强大敌人的时候,却是一碰就散。

    加上之前连续的溃败已经让北洋淮军士气尽丧,所以才终于出现了眼下这种丢脸的局面:几百几千个清兵甚至能被个鬼子赶得满山乱跑。

    东北旅顺要塞被李鸿章经营了几十年,是东亚第一要塞,哪怕是欧洲列强也认为这是“世界上火力密度最大的要塞之一”,淮军若是稍微争气一点,还装备着村田鸟枪的鬼子啃上一百年也未必能把旅顺给啃下来。

    但是现在,王逸尘这个穿客,却只能看到天朝历史上最黑暗,也最丢人的一幕。

    王逸尘算不上是什么愤青,不会一看到日人这三字就两眼飙血。但是看着眼前这一幕,想到这场战争所代表的意义,他还是觉得心中郁结难言,恨不能立刻跳到战场上去杀两个鬼子泄泄火。

    “他们不丢人,就没我们什么事了。”王逸尘身旁的白归倒是没有王逸尘那么“忧国忧民”,而且她的也是事实。

    清军如此丢脸的溃逃刺激的鬼子疯狂的追击剿杀,扩大战果,他们自己就自己的队伍分割成了无数支队,东一队西一队的满山乱跑,这对王逸尘他们这支游戏者队而言,是最好的情况了。这些股的,疲惫的日追击队,就是他们最佳的狩猎目标。

    咬了一口手中的苹果,白归呸了两口,锤了王逸尘一拳道:“死鬼,你这什么苹果?酸掉老娘的大牙!”

    在其他游戏者面前显得颇有威仪的白归,在单独与王逸尘相处时,又恢复了精灵古怪的女人模样在发现他们要面对的是这么一个情况后,白归果断调整了作战策略。

    对付这样的鬼子队,根不需要整个游戏者队队出动,这无疑是一种浪费。所以白归将队伍分成了许多个猎杀分队,分头去寻找鬼子队猎杀,提高杀敌效率的同时,她还以权谋私的获得了跟王逸尘单独相处的空间。

    不过王逸尘这会正郁闷着,可没什么心情跟这妖精磨叽。

    “咱们还不上吗?别人可都早就开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