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水利工程(第1/2页)原始崛起

    “放心吧,有熊氏现在富足了,供你去学巫完不是问题。?   ”

    摸了摸心的脑袋,心中却想,万一心是位女学霸,而他却是战五渣,那场面可就壮观了。

    不过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夜可观天象知冷暖,日可观走兽知肥瘦,以他的知识储备,以及见识加记忆力来,完就是行走中的圣贤,所以也就不在妄自菲薄了。

    只是身边两个女孩,商女执着于图腾战士,心执着于当巫,都是女强人啊。

    讲真,他其实可以不用这么拼命的,若是帮助商女上位,成为九黎的领,他完可以过去倒插门,不,现在这时期应该嫁过去。

    而心若成真了巫,他的日子也会好过啊,别的不,去各部落招收几百个弟子,就能收学费到手软了。

    回过头,还是继续研究杂交水稻吧,这是玩笑。因为杂交水稻无法留种,即便成功,也需要每年培育种子,一旦这技术失传,绝对是毁灭式的打击。

    还有杂交水稻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大概增收四成,现代一些山区,即便是杂交水稻,亩产也可能怒跪,低至五六百斤都正常,基没有赚头,若请人种植收割,加上化肥钱,还不如直接买米来吃。

    他穿那会,个体户种植水稻的已经很少了,集中科学种植的,亩产过千斤便很正常,不然承包人很可能会亏。

    想到水稻,他忽然觉得是不是因为种植的方法不对,完有可能在抽稻穗时,水源不足,造成了大量空壳。

    而他之前一直理解为旱种,可万一这稻谷是水稻呢?这就需要灌溉了。

    若按水稻的种植方法,是要先集中培育秧苗,然后在分株进行插秧,这种办法才是科学的。

    他脑海中的记忆,现代的有机大米,亩产可达到五百五十斤,售价五十元每斤,老值钱了。当然这个产量也不是个体户能种出来的。

    苏阳的要求不高,每亩能产两百斤稻谷,出米率过五成就可以,也就是亩产一百斤米,便可以养活一个成年族人或是两个,甚至多个孩童。

    这样一来,明年种植过两千亩,便可解决吃食问题了,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展。

    若要灌溉农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修渠道,最省力的方法是高处往低处排水,渠道的闸门一打开,水哗啦哗啦的就能流进农田里,那画面太美,可以想象。

    奈何他虽然穿前熟知水稻之父的故事,也去参观过李冰父子的水利工程,但想要山寨,还需要经过多次摸索,也未必成功。

    好在不光能种植稻谷,丘陵那地方也特别适合放牧,感觉日子有奔头啊,啷哩咯啷!

    大队伍行进的度比较慢,因为每人都带着很多物资,仅是抗着的稻草,就是自身的数倍大。虽今年稻谷产量低,但这稻草却丝毫不减,真正的好东西。

    稻草的特性可以防水,但是遇火又能一点就着,完美!

    一直到二十一世纪,还有很多人用稻草铺在床底,用来代替棉絮不足,甚至把稻草切断之后,填充进布里面作为枕头。那滋味其实很不好,因为稻草有股味道,不习惯的,闻着睡不着。

    皮肤接触到稻草也容易痒,但经常接触,就会产生抗体了,环境育人。

    他骑着牛,一点都不累,心当然是同骑,路途算是比较遥远了,一路上无聊,他开始起想兴建水利的事情,来是随便,讲出口,方便他自己构思规划。

    却没想到心很感兴趣,可能是因为她天天研究石刻,对于纹路比较敏感吧。

    “你看好了,我的左手掌就相当于是堤坝,把水给拦住,这样水位就会上涨,等若把水给蓄了起来。然后从边上开一个开口,从这里挖沟渠,带着点斜度,从高到低,当水流进渠道后,可以分流到低处,灌溉进农田里。

    呃,农田就是,你想象成很大很大的陶罐就是了”

    他觉得可行,只是渠道不能光靠挖出排水沟,最好渠的两边要上石板,最次也要用到石头堆砌,不然容易塌方,每次清理都很麻烦。

    还有,开渠放水的时间不能过长,水流从高处下来,一般比较急,这样中途漏掉的水就少。

    而农田的灌溉往往是在插秧之前,随着秧苗生长,农田的水也会渐渐干枯,直到最后可能一点水都不剩,但要保证泥土中的水分充足,而不是干枯到开裂。

    他了很多,心听得很认真,好像是真的对水利工程感兴趣,只是不知道有何用处罢了。

    “这次到白矛,我准备搞几块试验田⊥是拿几块地灌溉进水,明年种水稻。”当然不是现在就灌溉,但要提前翻土,耕田与耕地是两个标准,往往人可以翻地,但要去耕田,就得用上牛了。

    到底还是需要金属,待他打造一个犁田的工具,就可以把牛派上用场了。

    劳动力的解放,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生产工具的提高,甚至他的脑海中都有了简陋的脱谷机什么的,很多东西在他有生之年是可以做到的,当然也有很多东西不敢想象。

    “心,你觉得人可以在天上飞吗,像鸟儿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