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关市舶司(第2/2页)大明阁臣
要急躁,陈当初开市舶司也是为了朝廷财政考虑,只是他年岁尚轻,经验尚浅,此次错误也在老夫,若是老夫及早阻止,或许此次惨案便不会发生。
陛下,吴御史的也不无道理,市舶司需关啊!微臣昼夜处理奏章,其中关于东南之事颇多,若是不关市舶司,此后此事怕还是会发生,纵观前朝,沿海虽有倭寇,可也只是打兄,何也?盖因太祖片板不得入海海禁之策高矣。”
他们成功的将话题带到海禁祖制上,却略过了东南海防的羸弱,虽然杨廷和没明陈怎么样,可这句句诛心的话都是围绕着陈,他成功的把所幽锅都甩给了陈。
“诸位爱卿的意见呢?”朱厚照望向众人,很希望有人出反对意见。
可谁知应答他的是大半个朝堂,“臣附议杨阁老。”
“请问阁老,如果蒲岐千户所有所行动,如果巡检司能巡查到海上异常,此次惨案可还能发生?”杨一清出晾。
“沿衡些年相安无事,导致沿海海防懈怠,这却是我等需要考虑之事,多谢杨尚书提醒,日后定重点整理此事。”杨廷和不急不缓的道。
这时候礼部费宏也出晾:“日国使臣此刻还在礼部,可否需要扣押?”
“毋需!”杨廷和道,“番邦之人缺乏礼仪,恳请陛下休书一封给日国国王源义澄,如太祖当年休书一般,断了日贸易往来T与其威慑。我泱泱大朝,天威不可失,自是不能学未开化蛮夷一般扣押日国使臣,徒增笑耳。若是开了此先例,周邦蛮夷如何看我大明?日后如何还敢臣服大明?”
从天灰蒙蒙亮,一直讨论到日上三竿,朱厚照确实听的也有些烦了,清早那点愤怒,也在这些人的争吵中一点点消失殆尽,脸上逐渐露出不耐烦之色。
心里开始念叨着豹房的胡,便摆了摆手,揉了揉额头道:“杨阁老,且去执行吧,温州府安抚工作要做好,没事退朝吧。”
杨廷和不动神色的躬起了腰,“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吴华还待陈,被杨廷和狠狠的一眼给制止住了。
退堂之后,蒋冕找到了杨廷和,不解的问道:“老师为何不让吴华参奏陈之罪?”
“你没看到陛下的态度么?若是将矛头指向陈,事情反而会弄巧成拙,你私下里给那些读书人宣传一番,将这恶迹推到陈头上便可,不要过分逼陛下,他对陈还有宠溺之心。”杨廷和对蒋冕道了两句,便独自走到内阁。
在隔日不久,针对陈的一篇文章在浙江乃至国流传,此次温州府事件所幽矛头都推向了陈重开市舶司的缘由上,浙江乃至国读书人,皆都站在了道德制高点指责陈,一时间形成了不诛陈不能平民愤的架势。
市舶司在两日后也被关闭,为此沿海百姓怨声载道,只是这件事却没有一个读书人跳出来道。
真正关乎民生的事,那些书生却无一人关心了,不可谓不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