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品酒(下)(第3/3页)斜阳若影(法医穿越)
寥夜不归醉人间。
但得怀中半壶暖,
何惧生死上青天。”
第一首诗是我改自竹老的辞章,刚才那两首算是我年少无知的张狂,但以上毕竟只是某邹YY出来的产物,在诗中并非上品。
可最后一首压轴,我决定让他们见识真正的唐诗的博大精深。
其实只要三老认可唐诗的形式,我又何愁他们不服?他们敢不服李白杜甫白居易?敢不服孟浩然杜牧李商隐?大不了我把唐诗三百首都弄了来,看谁敢不服!
转念间,五指轻按,五指轮拨,琴音一动,嗓音渐高,只把胸中一股气都释了出去,随曲唱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青梅煮酒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酒半稠,琴停奏,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昔时行舟送伍子,风萧萧兮畅天涯。
尉迟三盅笑马前,送友边关共岁卒,
四海行路无疆界,径须沽取雪中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将进酒》是我中学时最喜的诗歌,李白的豪气在诗中荡气回肠。同是吟酒,已将竹老、林海如和我的几篇打闹比得没了地位。
只是这里没有岑夫子,没有丹秋生,也没有陈王曹植,没有平乐宴会,所以我也应景地改了几句。
开始时只是缓缓浅唱,到得后来发嘹亮豪迈,最后一个音节重重一顿,余音袅袅,仿若黄河之水仍轰鸣于耳。
曲罢。
转眼看向三老,竹叟已经感动不能自持,梅老笑吟吟地看我,松老则点头道:“果然少年出英雄,我们无颜留于此地,但已经是不枉此行,也好回去复命了。”
我微笑道:“前辈过誉。晚辈之所以能有此文章,只是因为想通了一个道理。”
竹老闻言大奇,巴巴地问道:“不知是什么道理?竟能让梅公子于文学有如此造诣?”他已经不像刚见面时那般冷冰冰的,虽仍对我用了敬称,却不疏远,看着倒有些不习惯了。
我正色道:“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辞赋原是极好,但只要能表达笔者的心情,又何必拘泥于文法格式?我们又怎能因为那些死板的规矩,妄顾了文章的灵魂?”
话锋一转又道:“恕晚辈僭,但宫主的尊父其实不必如此强求。须知船到桥头自然直,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虽然学习辞赋能修饰人的素养,增广人的学识;但毕竟有一得就会有一失。
“毕竟人生有限,人非万能,不可能学什么就精通什么。我看宫主其实兴趣不在风花雪月的文字功夫,如果硬逼他学,恐怕只会事倍功半。不如让宫主自己研究自己所好,因循利导才能事半功倍。
“有一句话还请转告宫主尊父,因材施教才是教养孩子的最佳方式。”
完这番话,我来觉得那青阳宫主不再像初见时那般威严。虽然他应该已经二十好几的年纪,可我却逐渐觉得他来像仍需长者管教的顽皮孩。
松老头捋着长长的银须,朗声笑道:“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哈哈,我松老儿虚长了数十载,竟然才明白这么一个极其有理的道理。嗬嗬,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啊!”
啊!幸好这个时代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否则我都不知道要被判成什么样子去了。
###########################斜阳若影引用##########################
狂言在林海如的辞中,引用了屈原的《悲回风》中的“独郁结其谁语”与“惟天地之无穷兮”,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