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汴京的客人(1)(第2/3页)北唐

、黑暗加上瓢泼的大雨将使敌人的损失翻倍增长,只要能够引发敌人相互踩踏自相残杀,那么就算这个五十人的队拼光了都是值得的。沈宸对这一点想得相当明白。自己地背后,还有凌普率领的一个队兵力,而城关内还有三个队的预备兵力,只要伤亡持续下去,最终先支持不住的一定是敌人。

    骑兵的弓弦都已经被雨水打湿,此刻就算是鹞子们想要轻松发箭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党项骑兵们刚刚拨过了马头。二十几杆木枪已经参差不齐地刺了过来。

    黑暗中什么也看不清楚,前营的士兵们只能凭借着手中地木枪入肉的那种沉滞感来判断是否刺中了敌人,而党项骑士们也只能凭借马槊撞击木质枪杆的声音和感觉来判断自己是否格开了敌人的攻击。那些手持弯刀的副兵们此刻吃了大亏,来准备行军的,圆盾都已经收了起来,临时取是万万来不及的,手中的弯刀虽可以砍断敌人地木质枪杆,但是马头转过之后弯刀的长度便无法防护战马了。而侧着的时候只有左手拿刀才能劈砍挡格,而左撇子在军中毕竟是极少数。

    —

    随着一阵战马凄厉的嘶鸣,中枪的马纷纷后退或者转向。

    生物的能驱使着这些动物闪避着危险的方向,而那些马上的骑士身体被带得不自主地转开,再次将自己的侧面暴露给敌军。

    随着前营步兵一次又一次的攒刺——抽枪,整个队列阵线已经被捣得稀烂,骑士们纷纷坠马,受伤地战马在队列中横冲直闯,将行军纵队彻底搅成了麻花。

    在这种情况下骑兵们根无法对敌人的进攻形成有效的反击。

    而进攻中的步兵则一面往复地向自己的前方挥动着木枪一面步前进着,他们通过感觉身边的战友地存在来保持着基的阵线。只有那些倒下的战马和在地上打滚的敌人才能给他们造成一定威胁。掉转长枪去刺下面根来不及。他们能地反应便是高抬腿重落步,将那些在泥水中滚动着试图爬起来的敌军踩到吐血。

    第一排步兵转眼间便从西到东将整个骑兵纵队犁了一遍。

    就在那些落地敌军呻吟着努力准备爬起身的时候,第二排的延州军上来了。

    二十几杆长枪每次落下,都会传出几声惨呼,几乎每一杆木枪都不会落空,木枪的主人们也根就无从分辨他们刺中地究竟是活人还是死人。

    那些不幸在刚才受到敌人的攻击倒地的延州兵此刻只要还有几分力气便拼命的地向着东方滚动爬行。他们知道只有这样他们才不至于死在自己人地枪杆之下。

    又是一个闪电划破苍穹……

    拓跋光远脸色发白地盯着已经乱成了一团的后队方向。

    他看不见后队厮杀的状况,他只能够听到一声又一声惨烈的嚎叫,还有那从一开始到现在就没有断过的战马嘶鸣。那些乱跑的战马有几匹发了疯一般向前队冲过来,几乎将整个行军队列冲散。听着周围的骑兵们呼喝着控制马匹,拓跋光远心中飞快地计较着。

    此刻最有效的对策便是命令骑兵散开展开作战队形,但是那是通常状况下的逻辑。

    此刻党项人最大的敌人并不是那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延州兵,而是这该死的夜色和受到诅咒的天气。在目前这种状况下无论是己方还是敌军都无法举火,也就无法准确判断敌军的人数和位置。理论上讲仅仅从声音上判断敌人现在应该正在力攻击自己的后队。但是至于敌军的兵力情况如何,却根无从知晓。拓跋光远并不太担心正在发起攻击的敌军,他相信只要前军摆出作战队形反压回去,即使依然什么都看不见。胜负也仍然在两可之间。

    但是他担心的是,敌人在战场的某个位置上是否保留有预备队?

    混战最难的就是指挥员完无法看清楚战场态势,也就无从判断敌情,这种情况就如同两个武艺很高的对手用孩子打架一样的单纯笨拙的招式相互对殴,没有任何战略战术可言,这种战斗也基上不可能打出名将。

    凌普在山坡上,面临的局面和拓跋光远差不多。

    他很想将自己的部队投入战斗,但是却不知道该将部队向那个方向上投入。

    他只能将部队滞留在山坡上。等待下一次闪电划过地瞬间。

    他相信自己站的位置很好,下一次闪电划过的时候,应该能够把眼前的敌情看个大概。

    “停下——体都有——停止……”

    沈宸的声音在战场上响了起来,前营的士兵下意识地停下了手中地动作,深夜当中看不到人,也听不出声音。但是听习惯了“体都有”这四个字,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在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选择

    —党项人就是再聪明,恐怕此刻也还没有人知道“四个字究竟是啥含义。

    沈宸咬着牙,一面喘息着一面静静聆听着,听了半晌,除了周围的喘息声和远处战马喷鼻四蹄蹈地的声响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声响。

    沈宸的腿上挂了一刀,此刻正在流血。黑暗当中,这位指挥参军也不知道究竟伤有多种。不过此时他所忧心的无疑并不是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