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梯云纵的借力点(第2/2页)文娱救世主

日活IP高一点,注册用户量大一点。以便从风投那里得到更高的估值、将来在股市上IPO融到更多资金。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就像十几年后,某点上的跟风写手,为了在茫茫多的同质化套路文中脱颖而出,就不得不花钱去刷数据。苹果APP-STORE上,那些作品大同异的手游开发商,也会为了上榜而雇佣刷傍公司。

    从99年下半年起,同行的数据服务集中在了“帮站刷点击”这个领域。那时候出现了一大波刷点击的外挂脚,通过向站运营方收点服务费来赚钱。最初的几个大户,靠这招在球范围内赚到了上千万美元的净利润。

    但因为“刷点击”这种业务的技术含量太低、没有门槛,所以脚外挂泛滥很快。除了极少数喝头口水的人赚到了大钱之外,后面的跟风猪只爽了个把月,就随着“点击量”的剧烈贬值而毫无赚头。

    到了年初,地球上已经没什么纯粹靠刷点击赚服务费的人了,这个灰色行业已经自己把自己消灭掉了。

    每一个创业风口起来之后,聪明人都要及时往供应链的上游逃命,才能及时找到下一个“价值洼地”。然后笑看下游洪水滔天,跟风猪们互相残杀成一片红海。

    当笨人都知道去开站创业时,聪明人早就在给站主们卖流量了。

    当隔壁王二麻子都知道进股市赚钱的时候,庄家早就画好标准的“震荡双底”图形等着割韭菜了。

    到年年初,国际权威的站排名站ALEXA上,所有站的点击量都比上一年翻了好多倍。

    (Alexa是美国亚马逊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是个专门发布世界站排名的权威机构。球各大站每天实际有多少日活IP、有效点击,都以Alexa公布的数据为权威。)

    在ALEXA推出新的有公信力的点击算法之前,“站点击量”这个数据暂时在风投和股市上失去了价值——因为谁都知道这个数字是假的,就像某点上8年某些大神,动辄显示有几亿的点击量。

    然后风投基金、纳斯达克里的庄家、《华尔街日报》等权威财经媒体,纷纷改用“日活IP数”这个指标,作为新的评判站经济价值的主要依据。

    因为年初的外挂和脚刷点击,主要还停留在用少数电脑反复点击页、点击站下各个链接,而没法低成调动成千上万台电脑一起刷。

    所以“日活IP地址数”这个指标,暂时还是安、干净的,投资人对它的信赖度还在。

    换句话,如果顾诚可以找到一种技术手段,或者仅仅是商业思路,把目前世上其他人还没想到的刷“日活IP”的办法想出来,肯定会有站主问他买,赚一笔快钱还是没问题的。

    顾诚是何等样人?这种在地球人看来无从下手的生意,到了顾诚眼里就和等着临幸的果女一般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