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董氏出手(加更)(第1/2页)史上最强帝主

    “进来吧!”

    王秀才一袭白衣飘飘,对着西开的窗户正在临摹字帖,看到刘远山过来嘿嘿一笑,道:“你这子,多日不见还知道来我这里?”

    “我这不来给您老人家请安了么?怎么搞到跟个怨妇一样!”刘远山让刘大将东西放在旁边的桌子上,也不客气,扑通一下坐在了王秀才对面的椅子上。

    “切!还怨妇,没大没的!没礼貌,不懂得尊师重道。”王秀才也不怪罪他,将手中的笔放在笔架上,抖了抖衣服出来。

    “呦,先生好!”刘远山重新站起来,郑重的给王秀才行礼,逗得王秀才哈哈大笑。

    “不过!”刘远山话语一翻,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虽然现在我拜先生为师,但不准什么时候先生还有问题请教于我呢。”

    “口气倒是不!”王秀才眼中流露出赞赏,拍了拍手中折叠起来的扇子。

    “咱们走着瞧!”刘远山指了指那些礼物,道:“这都是先生你那些同学的回礼,学生可是原封不动的给您送过来了。”

    王秀才甚至都不抬眼看,道:“那些东西是你拿桂花皂换来的,不必给我。”又问了一些刘远山去襄阳城出售桂花皂的细节。

    刘远山隐去严楚逼问和半路遇到劫匪的事情不谈,其余的则是坦诚相告。听到他一块桂花皂竟然卖了一两银子的高价时,王秀才嘴角不禁抽搐了两下,道:“原先还以为你拜我为师是占了老夫的便宜,现在看来,倒是我收的束脩多了。”

    老夫!

    刘远山听到这两个字差点醉倒,苦着脸微微一笑。

    “还有!”刘远山将刘嫣然绣的那双青布鞋拿出来道:“上次的事情多谢先生帮忙,为了表示感谢,我娘帮先生做了一双鞋子,聊表谢意,就是不知道合不合脚?”

    他没有是自己姐姐刘嫣然做的,不然那是给自己找麻烦,不但容易让王秀才误解,还容易让他产生戒心。

    学问刘远山远远比不上王秀才,但是到谈情爱,八个王秀才加一块也比不上刘远山。

    “那真是有劳大嫂了!”王秀才笑呵呵的接过来稍微看了一下,道:“大还算合适!”又正色道:“你那些杂七杂八的心思应该收一收了,及早蒙学,争取明年去童试试一下,不定也能过了秀才呢!”

    童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和府试每年都考,院试一般是三年举行两次,也有每年都考的,不一而足。

    刘远山一阵头大,但也只好恭敬的点头,道:“好吧,先生带一个学生是带,带几个学生也是带,不如多带几个人一块读书吧?”

    “几个人?还有谁?”王秀才明年正好要参加乡试,考中以后便是举人,他自个还要努力读书,不愿意将多余的时间浪费,所以刘远山提出多收几名学生的时候,他还是有些迟疑的。

    “先生!”刘远山看出了他的难处,道:“也不费先生多少时间,只要他们来上课,我可以代先生讲解。”

    “你?”王秀才疑惑道。

    “是的,先生可不要看我,教他们识字断句还是可以的。”刘远山自然不是吹牛皮,所有的经典都可以在他的神书中找到,不但有标点符号和注音,还有不清的注释,到时候生搬硬套便可以了。

    至于收别的学生,自然就是二瓜、毛豆、刘大、刘二这些人,以后如果要在大明立足,特别是对有强大抱负的刘远山来,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哪里行。不但要有,还要是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现在就要培养。

    这叫深谋远虑。

    至于他读书的初衷更简单,仅仅是为了认识繁体字而已。

    难道读书还真是去科举?笑话,大明朝马上就要嗝屁了,当官又有什么用?老子要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中至少拥有割据一方的实力,退一万步来,有自保的能力。

    “好吧,明天我让王五将西厢房收拾出来,算作是个暂时的学堂,不过,你打算让谁过来读书?”王秀才又问道。

    “我,二瓜、毛豆还有他!”刘远山指了指身后的刘大,道:“我从襄阳府买了SX一家落难户,老大和老二以前都读过书,从今天开始继续读书?”

    “哦?”王秀才有些意外的看着刘大,道:“你确定,让仆人跟着读书?”这可是不多见的事情。一般来,仆人都是为了干活,卖了身的绝了契的,就算是读书也不能参加科举,读书也就失去了作用。

    一旦失去了读书的原动力,便真的没有人原意寒窗苦读了。

    “是为了让他们成为天下最优秀的仆人!”刘远山半开玩笑的道。

    王秀才又问了问刘大,发现他已经读了好几年书,不但三字经、千字文这些蒙学都读过,还已经涉猎经义,甚至参加过两次童试。

    这自然也是刘远山的意外之喜。

    ……

    就在刘远山大展拳脚又是盖房子又是读书的时候,董氏旁敲侧击终于了解了所有的事情,虽然不知道三郎从哪里弄得银子,但刘远山发达的事情在她心中却成了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