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激辩(第2/3页)重生之文采风流
沿用了‘明王’的称呼,定国号为‘大明’,秦兄又是怎么看呢?”
“这!”秦时月卡壳了,他毕竟不是专门研究明史的学者,背背事先准备过的稿子还行,让他具体分析就傻眼了。齐思远也没jīng研过明史,对秦时月求救的目光视而不见。况且他对秦时月也有几分不满,其实按照专业分工,应该是他在历史方面揭露孟南星,秦时月从文学方面批判《明朝那些事儿》的浅显粗俗。可秦时月那肯啊,怎么愿意把揭开孟南星欺世盗名的功劳拱手让人,在不配合就不让上节目的威胁下,总算搞定齐思远。现在齐思远恨他出丑还来不及,那里肯去帮他。
秦时月“这”、“这”了两声后:“朱元璋定是为了掩人耳目,避免被人怀疑是他杀了‘明王’。
张铎冷笑道:“荒唐,他这样就掩了天下人的耳目了吗?那个不怀疑是他杀了明王。”
秦时月额头开始冒出细汗,窘迫地:“那你为什么?”
张铎得意一笑,道:“那么多人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为了明王出世,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朱元璋要是把‘明’抛开,岂不是寒了手下将士们的心,所以明王死后,他要把‘明’这个位置占着,因为很多人是奔着‘明王出世’来的。‘明王’宣传‘明王出世’推翻了元朝,那将来是不是还有人宣传‘明王出世’推翻他的王朝呢!肯定还有这个问题,但不能让别人再利用明王反对他,所以朱元璋自己就是明王,他的天下就是大明。”
“而且,我们古代造反起事都大,大唐、大齐、大宋,怎么偏偏‘明王’这就成了‘’呢?其实‘明王’的这个‘’是朱元璋给加上去的。朱元璋是明王,是大明的皇帝,他自然不能让‘明王’比他大。如果‘明王’称‘大明王’,朱元璋总不能叫自己的国家为‘老明帝国’!”
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顿时笑了起来。有的“真是太长知识了,想不到孟南星这么有学问!”有的则“果然是唇枪舌剑,好jīng彩刺激啊!”
酒店包房里,冯玄清和关万里等人却面sè凝重,想不到这孟南星竟然不是浪得虚名,这下事情可不好办了!
秦时月却有些傻眼,齐思远言之凿凿地孟南星根不可能有时间读《明史》和《明实录》,哪知现在的头头是道,自己都快被绕晕了。可他却不甘心自己这么就失败了,他一定要揭开孟南星欺世盗名的真面目。
秦时月用手插了下额头细汗,面容有些狰狞:“你的都是一面之词,其实是因为五行之,北方是水德,南方是火德,蒙古人以水德取胜,南方的朱元璋便以火德取胜,火就是明,就是光明。《太祖纪》朱元璋伴火而生,得了火德。纪上;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惊以为火,惊……。”
秦时月却是惊不下去了,他来准备好这一段,就是想在孟南星答不出的时候背出,然后问他知道什么意思吗?不知道啊,这是朱元璋伴火而生,得了火德的意思!哪知他惊怒交加,后面竟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张铎嘴角微翘,笑着张口道:“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
秦时月哪知孟南星过目不忘,但见张铎抑扬顿挫,朗声背诵起太祖纪来了。
秦时月、齐思远、李静香,乃至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要高中课里的古文背出来不稀奇,可有几个人能背出史书的啊!
酒店包房里,关万里捻着胡子:“咱们燕京大学古文专业的学生要背诵四书五经不成问题,可要背史书的人却是一个也没有,这子是个人才啊!”
冯玄清气地面皮变sè:“哼,他不过是偶尔背了下《明史》开篇而已,我就不信他能背下整部明史。”
秦时月也是同样法,气急败坏地:“你不过是偶尔背了一下《明史》开篇,却在我面前卖弄,我就不信你能背下整部书?”
张铎靠在沙发里,气定神闲地:“我要是背的出来,又怎么呢?”
秦时月咬牙切齿:“你若能背出,以后凡是你在的地方,我对你执弟子礼,然后退避三舍。”
张铎大声:“好,我若输了,也是同样,你随便考就是。”
秦时月:“建文帝纪。”
张铎轻蔑地笑了下:“史书上叫恭闵帝,恭闵惠皇帝讳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吕氏。帝生颍慧好学,xìng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昼夜不暂离……。”
秦时月脸sè就是一变,不甘心地:“成祖纪。”
张铎朗声诵道:“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洪武三年,封燕王。十三年,之籓北平……。”
秦时月听的心惊肉跳,此刻已经是面无人sè,张铎每段都背的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而京城卫视的工作人员拿《明史》对照,竟无半点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