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华夏军工第一弹(求月票、推荐票支持)(第1/2页)重生之动力时代

    言多必失啊!

    杨卫平在心里苦笑了一声。

    看到国内来了两位军工企业的主管领导,杨卫平潜意识中那股渴望祖国早点敞开国门,实施改革开放的愿望,不由自主地迸发出来。

    早一天开始重拾华夏军工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就能早一天启动华夏国家大工业化进程。

    国防工业,毫无疑问是一个国家整体工业体系最核心的一环。

    杨卫平的最强领域是国防工业,但是,他也清楚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发展军事重工业,而忽略了民用轻工业,必然会走上一条畸形的强国路。后世苏联的瓦解崩溃,就是最好的验证。

    家电制造行业,可以是民用轻工业的领头羊。杨卫平对这个行业并不了解,然而,他却知道,从八十年代中rì建交开始,华夏大陆市场,就成了rì家电和电子行业的倾销地。

    是华夏大陆市场,滋养了rì国民经济的整体腾飞。这种局面,一直到他重生前的那一刻也还在持续。

    现在,他绝不会再让历史重演。他要看看,鬼子没有了华夏市场,他们能变成啥德行!

    有了天工实验室这个球技术专利zìóu交易平台,杨卫平可以轻轻松松地将欧洲和美国现有的先进家电技术和生产线,引进国内。采取合资企业的模式,争取在五年之内,让华夏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在实现自给自足之余,冲出国门。在东南亚市场跟鬼子一效高低。

    杨卫平知道,现在的华夏领导人能做出让他回国投资的决定,与原的历史相比,已经算是非常的难能可贵了。

    自从党zhōngāng推翻四人帮后,新上位的一号长,为了巩固其太祖接班人的地位及稳定局势,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太祖作出的决定,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太祖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位一号长并没有因为四人帮的被捕而改变他的立场,依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求延续太祖时代的方针路线,并借“两个凡是”来阻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复出。

    由于“两个凡是”延续了太祖执政时的方针决策,现任一号长因而作茧自缚,不能改变原有的错误方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冤假错案不能得到平反,令党内很多老帅和老领导强烈反对。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内先替杨卫平的父母进行翻案评反,这让杨卫平充份意识到了zhōngāng领导对他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杨卫平很清楚,如果没有钱老向邓爷爷传话。没有邓爷爷的坚持,就没有今天郑志国、刘鑫良、吴学军和唐为民这个代表团的到来。

    现在回去。是力挺邓爷爷提出的改革开放国策,虽然有可能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但只要等到党zhōngāng第十一届三中会胜利召开,他就可以配合钱老等华夏科学界的元老,率先在华夏军工体系大展拳脚!

    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杨卫平可以暂且不顾,先将鬼子和高丽棒子堵在国门之外再。

    有了欧洲的先进技术,加上华夏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杨卫平还是比较有信心在摩托车、汽车、家电和电子类产品。狠挫一下鬼子的嚣张气焰。

    既然要回国发展军工,轻武器肯定得搞!要知道,华夏军队现有用的可还是56式枪族。

    打定主意后,杨卫平把钱老、郑志国、刘鑫良、唐为民和吴学军带到了庄园护卫队的shè击场。

    郑志国和刘鑫良,明显是玩枪的高手。只是刚刚打了三发子弹,就马上意识到手中这支看似跟美军的16相似的口径突击步枪,xìng能明显要比他们所了解的16高出很多。

    “杨老板。这是不是美军最新研制的新武器?”刘鑫良爱不释手地抚摸着他手中那支16a,眼里只冒绿光,“好枪!真是好枪!比咱们的56式强太多了!”

    “刘哥,这是我为我的磐石安保公司专门研制开发出来的一款新枪。”杨卫平微笑着道:“因为是在美军的16a1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的。我称之为16a。目前我已经安排人去美国申请了实用型新专利。”

    “枪是好枪,可惜不适合我军采用。”刘鑫良喟然长叹道。

    “是啊!我们的新枪,只能是76毫米口径。”郑志国也是深有感慨地道。

    “呵呵毫米口径的,我也有。”杨卫平神秘地笑了笑,然后走到一个密封的墨绿sè铁皮箱前,将箱子打开,从手取出一支外形有点像56式冲锋枪,但仔细一看,却有明显有区别的新枪。

    这款新枪,是杨卫平在为16a定型后,特意嘱咐屠志强和张树芳等人,借助磐石佣兵当中的玩枪和改枪高手,专门为华夏人民解放军量身打造的新型突击步枪。在后世,它在华夏军队中有个大名鼎鼎的称号:“八一杠”!

    对自卫反击战爆发在即,现在为华夏开发口径枪族,一方面是时间上来不及,另一方面,主要是华夏军方库存的海量76毫米39毫米枪弹,不可能部放弃销毁。

    有了改制16a的经验,再在ak4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