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不惯你们这些洋人的臭毛病!(第1/3页)重生之动力时代

    洋人在华夏享有一定的特权,这是从184年英国舰队轰开满清的国门后,一直沿留下来的规则。

    这种规则,哪怕是新华夏建国后,也在苏联专家身上得到过各种体现。

    但是,杨卫平可不打算惯外国人这个臭毛病。

    因为他想要的是让华夏人在洋人的国家享受特权,就像曾经的列强国家的公民在华夏那样!

    这种风气,必须趁着现在华夏重启国门这个时机,坚决刹住!

    好吃好喝好住地供着你们,你们就得给老子好好干活!

    发了通飚后,杨卫平当然得马上着手解决问题。

    “现在华方是谁在负责?”杨卫平沉着脸把沃尔森叫过来,肃然问道。

    “好象是华夏中央军委什么装备委员会的一个叫张的副主任。”沃尔森赶紧答道,完后,转身朝对面一位年约五十多岁,身穿一套65式军装的干部指着道:“就是他。”

    那位张副主任身边,有一位年约二十多岁,同样身装65式女式军装,长得眉清目秀的女干部,她低声将杨卫平和沃尔森的德语对话翻译成华文,然后抬眼望向杨卫平。

    张副主任听完后,马上前两步,向举步走来的杨卫平迎了上去,边走边满脸堆笑地自我介绍道:“您好,杨先生,我是张东进,华夏中央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那名女干部刚准备翻译成德语。就听杨卫平用一口流利地京片子道:“你好,张主任,我是杨卫平。既是这些德国人的老板,也是国防工业办的副主任。”

    一听这位刚才冲德国专家大发雷霆的年轻人,竟然自称是国防工业办的副主任杨卫平,张东进和其他在场的干部顿时有点呈石化状态。

    “您……您就是《新华rì报》报道的那位国防工业办的杨副……杨主任?”充当翻译的那名女干部最先反应过来。她瞠目结舌地惊声问道,满脸满眼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呵呵,没错,我就是,如假包换。”杨卫平微笑着点头答道:“你是这次东北虎坦克改造项目的我方工程组的翻译?”

    “长好!我是楼红袖。是我方工程组的翻译。”楼红袖跑着过来,挺胸抬头立正敬礼。

    “你好,德语学得不错。”杨卫平笑呵呵地点头为意。

    这时候,现场那些华方的工作人员一个个满眼惊容地低声议论起来。

    “我的老天爷,敢情那个报纸上天天报道,党中央号召国人民都来学习他的杨主任这么年轻啊!”

    “难以置信,简直太难以置信了。他实在是太年轻了……”

    “我的乖乖,现在国都在向他学习的杨主任,竟然是个比我家子在不了几岁的年轻人……”

    “他不会是冒名的吧……”

    “周庄你还不赶紧闭嘴!你不会用你的猪脑壳想想,这样的场所,谁敢冒充杨主任!”

    “就是就是,周啊,可不敢随随便便信口开河。”

    “……”

    “杨主任,你好!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啊!”张东进这会儿也回过神来,赶紧上前几步,热情无比地伸手跟杨卫平握手见礼。

    “客气了。张主任。”杨卫平淡然笑道:“现在任务紧,我就不多题外话。张主任,由于我国现有的jīng密机床的jīng密加工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如果等从国外定购的那批机床运过来,最起码得等一个月。

    为了能尽快把东北虎主战坦克的第一辆样车改造出来,我建议,马上从部队。以及军工单位,抽调十名八级技工过来,配合德方的工程技术人员,先争取把样车搞出来再!”

    “好的,我马上向上级请示!”张东进严肃地点头道。

    “事不宜迟。快好。”杨卫平肃容道。

    张东进没二话,转身匆匆朝车间外面大步离去。

    杨卫平把沃尔森叫过来,沉声道:“把动力机械组、武器组、火控系统组的负责人都叫来,我们开个现场办公会!”

    沃尔森不敢怠慢,很快便将另外三名年龄都有四十多岁的德国人喊过来,听候杨先生的训示。

    “我们从德国来到华夏,人家对我们客气,好吃好喝好住地供着我们,我们就更加应该打起十二分jīng神,拿出十二分的努力,用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来回报华夏人的这份盛情!”杨卫平面无表情地沉声道:

    “目前,力以赴改造东北虎主战坦克,是我们梅塞德斯-天工重工集团的头等大事。在德国,经我们改装出来的东北虎主战坦克,经过了严格的各项测试,中东地区的国家除了伊拉克和伊朗,现在沙特、科威特等国家也纷纷发来了改装订单。

    现在整个联邦德国的各大工厂,都在支援我们梅塞德斯-天工重工集团,因为,我们拉动了联邦德国正处于疲软的国民经济走出低谷,重回高速发展的轨道!

    这是我们体梅塞德斯-天工重工集团每一个员工的荣誉!我希望大家都能谨守这份荣誉,并加以继续发扬光大!你们都参与过东北虎主战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