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简单的事看起来不简单(第1/3页)重生之动力时代

    ≈nb章

    腾冲位于滇省西南部,其名始于《旧唐书》,自西汉起几经更迭,1913年设腾冲县。

    历史上,腾冲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枢纽,著名的“博南古道”就是从现在的蜀省都成经滇省明昆、大理、保山,通过腾冲口岸转向缅甸的密支那、印度的华氏城(今巴特那)、巴基斯坦的咀义始罗(今拉瓦尔第)和阿富汉的布尔,进而通向前苏联的塔什干的一条繁荣兴旺的通道。

    1945年华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就是在这条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扩建修通,车辆可以直通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使腾冲成为通往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要口岸。

    腾冲与北缅接壤的国境线长达148公里,从腾冲到北缅克钦省省府密支那市约17公里。县国土面积584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78米,最低海拔93米,县城海拔164米。

    腾冲境内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的明珠,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激烈碰撞中生成。有人站在高黎贡山之巅,一双脚踩着两个大陆,向东迈一步是亚洲大陆,向西跨一步是印度大陆。

    腾冲县内99座火山雄峙苍穹、88处温泉喷珠溅玉,是华夏大陆唯一的火山地热并存地区,并且规模宏大、景观神奇、世界罕见。

    随着天工国际集团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北缅移民工程”“工厂拆迁工程”做顺,腾冲的市面街道也变得日渐热闹起来。

    位于县城西南一公里处的叠水河畔团坡下,有一座不大不的烈士陵园。这座由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题辞为国殇墓园,纪念的是当年滇西抗战期间华夏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腾冲收复战役中阵亡的国军将士。

    这一天,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国殇墓园里面,来了几个身着正装的年轻人。正在纪念碑前献花圈,身着一套黑色束腰立领笔挺唐装的年轻人,赫然正是杨卫平。

    杨卫平身后,并排站着身穿华夏人民解放军军官常服。肩挂中校军衔的周援朝,与穿了套深色双排扣西装的何国栋。二人眼神有显复杂的看着前面给烈士献花的杨卫平,不是转头四顾,像是生怕被别人发现似的。

    献花鞠躬完毕之后,杨卫平回身看到何国栋和周援朝眼内的担忧神情,不由暗自叹了口气。

    “国栋哥,援朝哥。其实你们大可不必有那么多的顾忌。”杨卫平叹然道:“埋在这里的都是有功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烈士,虽然他们都是国民党的将士,但他们同样是华夏人。”

    “卫平,话虽是这么,但是,国民党毕竟是国民党。政治上的事,远比你想像中的要复杂得多。”何国栋苦笑着摇头道:“这要是搁在以前,保证我们三个都得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份子。”

    “你子没事干嘛非得跑这个鬼地方来?腾冲县这么大,景点那么多,随便去哪不行啊!我看你子是存心想给我和国栋添堵。”周援朝没好气地翻着白眼嚷道:“我好不容易才挂上两毛二(中校),如果因为今天的事被上面给撸了,哥跟你子没完。”

    “嘿嘿。援朝哥,如果真被撸了,那就去我那一亩三分地,我给你安排个少将实职。”杨卫平不以为然地笑道。

    “滚犊子!”周援朝瞪眼道:“就你手里的北缅人民军,与我们华夏人民解放军有可比性?”

    “援朝哥,你这话我可不爱听。”杨卫平不服气地嚷道:“你还真别看不起我的北缅人民军。虽人民军建军的时间不长,但真要论起实战经验,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华夏人民解放军真没几支部队能比得上。你以为79年打南那一仗就算得上是打过大仗了?北缅人民军才真正称得上是在不断的血与火战斗中浴血成长起来的百战之师!”

    “当年的军不同样也是一支长期战火中磨砺成长起来的军队?不照样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周援朝明显不认同地撇嘴道。

    “切!就军那种还停留在二战的军事思想和技战术理念,能跟我的北缅人民军比?!”杨卫平不屑地翻着白眼道:“北缅人民军是由磐石雇佣军中最精锐的精兵强将在实战中训练成军的,引入的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新军事思想和模式,不论是训练大纲和标准,还是技术装备,不知道要甩出南猴子多少条街远。”

    “卫平,你长时间没在北缅军中呆着。你真有把握将北缅军队牢牢掌控住?”何国栋若有所思地正色问道。

    杨卫平稍作沉吟,答道:“目前而言还没什么问题,军队中所有有威望和影响力的土著官兵都清洗得差不多了。现有的高层和中基层军官,基上都是由国内的退役军人担任。唯一要考虑的是。我能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把来自国内的所有官兵的心牢牢抓住。

    当初从国内引入磐石的那批官兵,部都是经过严格政审和考核挑选出来的,这些人有的是来自周伯伯的部队,有些是许和尚的部下,还有一部分出自叶系掌握的野战部队。”

    “嗯!凡事多长个心眼总不会出错。”何国栋点头道:“这次我从陇西调来腾冲任职,动身之前我家老爷子特意让我回京面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