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大方的苏联人民!(第2/2页)重生之动力时代

备了一台最先进的大型计算机“天工三号”,比其他工作室用的“天工一号”和“天工二号”大型计算机足足领先了一代。

    认真仔细地看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部舱室和管线分布结构图后,杨卫平紧接着将舰载弹射装置设计部分调出来。

    苏联历史上曾经在二战爆前引进过德国的蒸汽弹射滑架系统,拥有过短暂的弹射技术应用经验』而,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因为二战的爆发而被部中断。所以在航母弹射装置技术上的积累几乎为零♀种情况直到198年。苏联才重启航母弹射器的研制项目,并于1983年中期后期始建造第一台实物弹射器,最终于1986年将这台弹射装置安装到“尼科卡”航母上进行试验。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有了杨卫平提供的航母成套蒸汽弹射装置实物作为参照,加上苏联在高精密加工能力和新型合金材料方面得到的大幅提高,苏联从198年年初开始跟北缅合作立项的航母蒸汽弹射装置研制项目,其起点不知比历史同期提高了多少倍。

    截止目前,苏联黑海造船厂已经成功地完成了新型航母蒸汽弹射装置的定型和生产,并且将这款被他们称为“强力助推设备”的装置应用到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设计中。

    作为苏联成功研制的第一款航母蒸汽弹射装置,这款弹射器的汽缸冲程长度为955米,理论上能将最重3吨的飞机弹射加速到185节的起飞速度。基上与美国的-13-1型蒸汽弹射装置水平接近。

    杨卫平对这款蒸汽弹射装置的汽缸、汽缸盖、密封带、活塞总成和水刹等弹射引擎的主要部件作了最仔细的研究,最终他不得不叹服老毛子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在这种大型复杂尖端设备的设计制造方面,现在的北缅,乃至于华夏,较之苏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不别的,单指那两条弹射槽导轨,就代表了一个国家大型精密加工能力的最高体现。北缅的精密加工企业目前暂时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好东西啊,真是好东西!”杨卫平一边认真看着液晶显示屏上的蒸汽弹射引擎立面剖析图,一边情不自禁地感慨着。

    “这的的确确是一款先进成熟的航母蒸汽弹射器。”坐在一旁的苏联高级工程师尼基尔什科夫忍不住接话道:“但是,是否将这款蒸汽弹射器装备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上面,我们国内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还在争执不休。为新航母提供舰载机的航空设计人员坚决反对在新航母上加装弹射器。他们给出的理由是飞机如果使用弹射器实施强制加速起飞,需要对飞机结构的稳定性能进行强化,否则将会使飞机的性能受到严重损害,而且还会大大增加飞机的故障率。”

    “荒谬!短视!无知!”杨卫平毫不犹豫地作出评断:“出这些话的是苏霍伊设计局,还是米高扬设计局的人?如果伊万诺夫和西蒙诺夫也持这样的观点,尼基尔什科夫先生,你可以替我转告他们,就是我杨卫平的,他们不佩当一名合格的飞机设计师!我羞于与他们认识!”

    “杨先生,您能这么想,我真是太高兴了!”尼基尔什科夫激动地站起来,兴奋无比地道:“如果您能抽时间去苏联跟我国那些航空设计人员好好地上一堂课,让他们充份认识到航母蒸汽弹射器在现代航中的重要性,我相信体苏联海军将领都会对您感激万分!”

    “方便的话,我想我会专程去拜访安德罗波夫主席。”杨卫平很是亲切地拍着尼基尔什科夫的肩膀,微笑着道:“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苏联人民的真诚朋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