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第3/8页)太平记

情,但在曹奉孝,却完全明白,根本用不着仲达再作解说。

    “…总之,应该是个口才很好的人吧。”

    并无头绪,到最后,曹奉孝只是这样泛泛一说,却不料,这答案竟能立刻激起共鸣。

    且,不仅仅是口才。”

    言止于此,仲达突然又转掉话头,竟扯到了鬼谷上。

    “我们师兄弟四人竟然能够相聚当世…说起来,真是这个天下的不幸。”

    称许着曹奉孝的资质,更毫不保留的赞美着天机紫薇,但对鬼谷伏龙,仲达的态度却很可玩味。

    “他的表现…有负鬼谷之名啊。”

    似乎很感慨的样子,仲达竟开始慢慢回顾历史,一一列举那些鬼谷前人,那些,在不同时空中,以大地为盘,以将相为子,博奕天下的智者,当然,其中的多数,都是曹奉孝已经知道或有所猜测。

    “不过,天下之大,苍穹之深…独占‘智术不仅有我们鬼谷,比如说,本朝开国时的则平公,微服潜藩二十年的王露公,怡情遁道的贞白先生,措天下于衽席的长源先生…厕身幕中、襄赞佐成,皆是一代风liu。”

    仲达所说的人,曹奉孝倒也都知道是谁,却也有些意外:在他,一直都很以为这些人中至少有几个是同样出身鬼谷的。

    思路还未理清,仲达却又已道:“不过…这些人,说起来,其实也是同门…一子相承,和我们鬼谷同样古老的宗门啊。”

    “你是说,对方真正的目标,是不死者?!”

    终于再冷静不下去,而与之相比,玉清则更显着不动如山。

    “当然,从一开始就是这样,亦只可能是这样。”

    震惊,甚至可以说已是震怒,萧闻霜实在没法理解玉清的反应,当对方根本已是要在把太平道的根基毁灭时,为何还能这样镇静?

    然间,萧闻霜,她明白了。

    “所以…真人,您才这样问我,是吗?”

    “…对。”

    认为子贡一定会要毁灭不死者,但这却绝不等于要重创太平道,玉清相信,自己已看到了两者间的区隔。

    “坐下来,什么都不做,看着不死者被杀掉…然后,太平道反而会发展的更好…是吗?”

    萧闻霜的声音中几无生气,却有着强烈的反诘。但玉清只是摇头不是的。”

    “不死者不会死…传说中,子贡,他从来不杀人。”

    该只是要把不死者的撕碎吧。”

    -

    “桃园?”

    “对。”

    点头,仲达告诉曹奉孝,藏身历史后面,代代传承“理想艺”的组织,本来就不止一家,严格说来,以子贡为代表的“黑暗儒者”也可以算是这样的组织。

    “当然,要传承千年并不容易,大多数组织,都只能传承数代,便自生自灭了有少数,是能够一直几千年的走下来。”

    比如,鬼谷,又比如,桃园。

    “桃园,他们和我们鬼谷有所不同…至少,他们没有‘鬼谷石’那样的东西来作为依靠。”

    始终坚持一子单传,桃园代代传承“屠龙术”,以此来安身立命,更同样对历史作出着重大的影响。

    “与鬼谷的出于‘兵家’不同,桃园,他们更多是‘法家’的变形,他们的强项,在于对‘人术’,或者说‘帝王术’的研究…”

    不过,就和鬼谷一样,并非每个时代都会出现足以传承桃园的优秀者,更不是每个时代都会出现适合桃园传人发挥的舞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桃园一脉都是默默无名,悄悄进行着一代又一代的更替。

    皆以“天下”为的,皆以“帝王”为幕,这样两个宗旨相近,能力也难分上下的组织,当然不可能不发生互动,曾经合作,也曾经交战。

    “我记忆中,历代鬼谷弟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对桃园的解析和记述中,对我们鬼谷影响最大,使我们最受震动的…是他们提出了‘脚印’的说法。”

    精于“人术”,对人心的研究可能达到了唯儒门能及的高度,桃园一脉认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脚印”,一些没法掩饰的东西。那东西,正是所有优秀谋士的死**,也是他们的无奈。

    “就算我们已经知道,也没法掩饰,甚至…反而会使之更加明显?”

    一时间没法理解,但仲达已在慢慢解说,告诉曹奉孝,以当今世上的鬼谷同门为例。

    最擅长的是隔岸观火、火中取栗…主动制造混乱来隐藏自己,不在意过程…只努力成为最后的得利者。”

    仲达成名之役,正是“废立”一事,顾命四大臣更移帝位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赵家的治世将会结束,但到最后,却仍是开京成了唯一的胜利者。至于“三果”一役,朱家也是气焰熏灼,一度睥视天下,但到最后,却仍只能作为踏脚石,见证着赵家的又一次复兴。

    “而天机,他的主子没有‘名份’,也没有太多的‘本钱’,这使他总是倾心于趁火打劫,里应外合。同时,他也是一个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