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木石门俗眼无慧 勾栏院痴心还真(第2/4页)太乙天寰录

妙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不费功夫!是这么回事,公子既然背琴,想来定会弹琴,看公子这装束,嘿嘿,恐怕也不是太富裕的主儿。咱这院内正缺一名琴师,找了快半月了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您看,是不是也来试试?”

    宁羽白苦笑一下:“琴师?”

    “哎正是!”三子一笑,“一旦聘用了,包吃包住,每月有三两银子的饷钱!您要是不满意,那还可以进去跟我们正主儿面谈,您看如何?”

    宁羽白抬首望天,沉吟了一会,开口道:“不知住在何处?”

    “啊?”三子有些诧异他不问银钱,竟问住处,愣了一下,随即道:“那自是有您住的地方,这个不用担心。”

    “那好,烦请前边引路。”宁羽白点了点头道。三子一听,很是开心,忙一转身,领了他奔着方才的门走去。

    老李站在门口,也听见了二人的对话,啪地拍了一下脑袋,自语道:“哎呀,我咋就没看出来是把琴呢?还是你三子眼睛好使。”忙跟宁羽白笑着赔礼,宁羽白毫不介怀,一笑而过。老李又跟在三子旁边悄声耳语道:“哎三子,这个人怎么也是我先碰到的,要是真能行,赵妈妈发下赏钱来,你可得分我一份!”三子也声地跟他了起来,两人叽叽咕咕的着话,边把宁羽白带进了门去。

    进了门一看,原来是座院,院虽,墙却不矮,比普通的围墙高了一半去。院里大略可看出都是些柴房、厨房、下人住的房间,两人引了宁羽白进来,停了一停,三子叫那老李陪着少年等着,自己过去看看妈妈醒来了没有,一个人穿过院门,往那边的大院去了。院中只剩下宁羽白和那老李,宁羽白目不斜视,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弄得老李甚是尴尬,想点什么,看宁羽白漠然的样子,却又无从下嘴。幸好不大一会三子跑了回来,连运气好,是妈妈今儿起的早,听找到了琴师,赶着让给带过去呢,罢领着路往院内便去。

    三人走出院门,转入大院之中,就见景致一下子变得气派起来。只见一排三四层的朱漆楼阁平地而起,差点围了整个院子一周,中间空处一块地方来,连带着些没有围上的空地,做了几个假山凉亭,画壁长廊,配上些许绿水流过,倒也有几分趣致,只可惜地方不大东西却不少,好似设计之人要一股脑把一锅煮出来的粥都倒进一个盆里似的,显得有些臃肿不堪。园内静悄悄没有一点动静,诺大的楼阁是门窗紧闭,好似没有半个人似的。三子轻轻走在前面,一边回头有一搭没一搭地道:“这时辰,姑娘们都在睡觉,所以冷清。”这一下子又是妈妈,又是姑娘,又是如此大的庭院,宁羽白眉头一皱,隐约觉出了什么来。

    “你们这做的生意,莫非是……”他扫过周围,出声问道,脚步却是不停。

    三子倒是停了下来。“咦?莫非你不知道这是倚香苑?”

    宁羽白轻轻一笑答道:“在下乃是异乡之人,并不知道此处乃是勾栏之所,倒是唐突了。”

    “不唐突,不唐突。”老李在后道,“想是相公坐在后门台阶上,未经过前门,这才不知道,要不然那么大个门面,哪有不认识之理,呵呵呵……”

    “现在公子可能告知我等姓名了?”三子见那少年并无什么嫌弃之意,这才放心,又继续带路。

    “鄙姓白,草字一个‘羽’字。”宁羽白停了一下,又道:“像这种烟花之地,声乐毕集,又怎会缺少乐师?”

    “哦!原来是白公子!好名字,好名字!”三子客套道,又接着回答宁羽白的问题:“咱这地方自然是少不了那些唱个曲,弹弹琵琶的。来也不缺这一口。这不么,城北新开了一家青楼,那儿的姑娘不禁都是生鲜面孔,而且个顶个的作得好诗,弹得好琴!城里这些达官贵人们都是附庸风雅的主儿,来我们倚香苑才是蓟州城里的首屈一指的青楼,这一下生意倒是差点少了一半去,老鸨一生气,就叫姑娘们也都吟诗弹琴。这吟诗倒好,没人教,识字的教教不识字的,多看几书也就糊弄个差不离,可这弹琴,老鸨都急了半个多月了,就是找不到会的人。偶尔有个夫子秀才会的,听咱是青楼,哪个还肯过来?这不就碰巧碰上你了么。”宁羽白闻言方知来由。

    三人着着上了二楼,三子领路,一路走到最里面的一间房处,方才停下,伸出手敲了敲门道:“妈妈,人给您带来了!”

    房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嘎吱一声,一个粗眉大眼的丫鬟将门推了开来,三人走了进去,丫鬟自将门关上,留在了外面。只见内里一名矮胖的妇人在椅子上站起,迎了上来。那妇人四十岁左右年纪,生得却只堪堪到得宁羽白的肩头,穿一件大红的绣花夹袄,里面是大红的细绸裙子,一张脸上粉堆白叠,一笑简直都能掉下渣来。她张开好似刚涂过鲜血般的嘴巴,啧啧两声,先上下将宁羽白看了一遍,继而又是啧啧两声,这才开口,扯着公鸭般的嗓子道:“就这么个落魄书生,能弹什么好琴啊?

    宁羽白微微一笑道:“好与不好,鸨母一试便知。”

    “正是!”老鸨道,扬起肥手让老李去搬了张桌子,请宁羽白坐下,亮出琴来,各人便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